專家傳真-把握地緣政治機緣 越南力圖變身

越南受惠日、韓、德等國車廠進駐,工業結構大大提升,可望助其變身,逐步打造產業實力。圖/路透

自COVID-19疫情復甦後,越南經濟表現持續亮眼。儘管去年下半年因美、歐通膨,央行提高利率,能源價格高漲等影響,2022年GDP成長率估計仍高達8%,居亞太地區主要國家之首。

同年前11個月進出口貿易總額6,738億美元,年增11.8%;貿易順差達106億美元,遠高於前年同期的6億美元。美國是最大的出口市場、達到1,015億美元,年增18%;中國是最大的進口市場、近1,090億美元,年增9%。

外人直接投資(FDI)2022年前11個月到位196.8億美元,年成長15.1%,爲五年來最高。以新加坡居首、投資額爲57.8億美元,佔總額23%;次爲日本、韓國及中國。重要投資項目有:丹麥樂高10億美元工廠開始動工,三星電子在河內研發中心投資2.2億美元落成;富士康在北江省租用50.5公頃土地、計劃投資3億美元工廠,僱用30,000名勞工。

@各國元首看重,FDI強勁成長

早於2014~15年薩德飛彈事件、中韓關係緊繃,韓國三星、LG等加大布局越南力度,打造北方各省成爲電子產業重鎮,躍升南韓最大海外投資基地。越韓元首、三星總裁李在鎔,迭有往還。越南GDP四分之一,由三星貢獻,現爲三星手機全球生產中心。

2018年美中貿易壁壘高築,揭開全球地緣政治序幕,啓動中國產業南移,緊鄰雲南、隔南海與廣西相望的越南成爲首選;來自中國企業絡繹於途,全境土地廠房需求陡增。新冠疫情爆發、一度出現急凍;隨着2021年10月越南解封,中國清零、供應鏈斷裂,進出貿易因中國轉單創新高。越南地位再行凸顯。

2022年2月俄烏戰爭爆發、地緣政治席捲全球。與俄國一向友好的越南總書記阮富仲,在2022年11月1日訪問中國,爲中共20大會後,國家主席習近平接見的首位外國元首。11月13日,德國總理蕭茲於印尼G20途中先訪越南,簽署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日本首相岸田文雄也藉APEC峰會之便,會晤越南總理範明政,承諾對越南100億美元新能源等相關援助。世界前三大濟濟體元首皆以加強南海合作、中國以外亞洲地區的多元發展爲由,與越南領導人做第一類接觸。其間又以蕭茲到訪(此係2011年來德國領導人首次到訪,梅克爾執政16年訪問中國12次,僅於2011年訪問越南一次),受到各方矚目。

@產業鏈多元化降低對中依賴

蕭茲在聯合記者會指出,俄烏戰爭後,德國經濟須在市場、產業鏈、原材料供應商、生產基地多元化;與越南的合作起着非常核心的作用。蕭茲在充滿爭議的訪華行程一星期後到訪越南,除發出「德國正致力於減少對中國經濟依賴度」,無意中凸顯越南在全球供應鏈中地位愈發重要。

根據駐越南德國商會統計,目前越南約有500家德國企業,其中設工廠80家,包括博世Bosch、工業氣體供應商梅塞爾Messer及衆多參與全球汽車產業鏈的中小企業。越南、新加坡是與歐盟簽署自由貿易協定的唯二東協國家,限於中國的德國企業約5,000家,9成考慮產業鏈多元化,移轉中國部分產業鏈到越南,爲愈來愈多企業的選項。

@德越車輛產業合作受矚目

蕭茲到訪未及一個月,BMW集團與越南歷史最久長海汽車公司(THACO,Truong Hai Auto Corporation成立於1997年,爲現代汽車代工)即宣佈成爲合作伙伴,在當地生產BMW 3 Series、5 Series、X3和X5等車型,以擴大該集團亞洲生產佈局(BMW於印度、泰國、中國、馬來西亞、印尼均有合作工廠),以及供應鏈管理,均衡中國大陸市場與亞洲新興經濟體增長。

自2017年臺塑河靜鋼廠正式點火試車,越南政府就計劃在其附近打造汽車製造專區。是年越南最大民企Vingroup,隨即推出義大利設計、德國設備打造自有品牌Vinfast,實現汽車自主願景。Vinfast續聚焦電動車,去年11月首批近千輛電動車外銷美國。並與中國國軒高科(供應特斯拉動力電池)合建電池工廠,在河靜經濟開發區正式動工,是越南第一個磷酸鐵鋰電池工廠;規劃年產能5GWh,預計2023年底投產。

越南1989年開放以來,外來投資以亞洲四小龍勞力密集、加工外銷產業爲主。僅少數如現代汽車、日本本田設立卡車、摩托車,以內銷市場爲主的組裝廠,帶動越南車輛產業。德國大廠的進駐標誌更高層級的工業技術及產業供應鏈進入越南,藉由德國技術含量高、包括電動車在內的高階車輛產業提升越南工業結構,一如中國車輛產業的開展,可望助其反轉、變身,逐步打造產業實力,一圓亞洲之虎的國家發展願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