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時專欄:林谷芳》從永康街看臺灣的「一葉知秋」

東門永康街。(本報系資料照)

幾天前,一位早年移居香港,因我的因緣愛上永康街,前兩年也在此開了店的學生,悄悄地將店收了,她與我提及永康街,提及她熱愛的臺灣,提及從永康街看臺灣的「一葉知秋」。

臺灣喜談文創,喜談「最美的風景是人」,前些年,永康街在外人,尤其大陸文化眼中正是個代表。在這裡,臺北的巷弄文化被髮展到一個高度,正應了大陸朋友喜歡引用我說臺北的一句話:「十步之內,必有芳草;陋巷之中,就有春天。」

永康街的巷弄文化的確不同於一般,一般巷弄雖呈現着生活軌跡人情的貼近,永康街則又聚焦了從傳統衍伸而出的美學品味,在此,你儘可淘到美而實用的生活用具,從日常的杯盤、茶、香、布衣,到文物書畫;走在這裡,你更可以不經意就能看到一家茶屋、一間臺灣懷石料理、一間琴館,而推開小小公寓的門,裡面也可能就是滿滿卻不貴,且還堪用的「文物」。

正因有如此濃郁的生活美學氛圍,街雖小,巷雖窄,卻吸引了許多有心的來訪者,前些年,大陸朋友絡繹不絕而來,而每次來,除帶回滿囊的「戰利品」,也帶回臺灣的人情溫潤,帶回他們想像中的文化生活。

不止於此,永康街對大陸朋友的吸引力,更來自臺灣特殊地緣與歷史造就的文化氣質,在此,大陸朋友從器物與生活態度可以領略到自然流淌的中國人文,而在這基底上又看到了日本簡素樸質、長於細節特質,正是這兼具中、日的色彩來者驚歎,直說這是臺灣文化的魅力

的確,過去永康街某種程度何只是臺北的一個文化象徵,它還是臺灣優質文化的縮影,生活、自然、樸素、謙抑、重視細節卻有深度,揉合了中國文化與日本的某些特質。而大陸這些年「井噴式經濟的興起,許多菁英開始追求「自然而在」的中國文化生活,也開始提倡日本的職人精神,這些都能在永康街看到具體而微的例證,也難怪會相互告知,接踵而來。

曾幾何時,情形卻變了。最初的變化出現在3、4年前,因大量觀光客涌進,房租變貴,永康街逐漸變成一條小吃街,原來帶有高文化意涵的店只好轉至附近更小、更偏的巷弄;這兩年,又因兩岸急凍,陸客不來,這些商家亦門可羅雀,最近乃紛紛關上大門。原來反映着臺灣文化魅力的一條街廓,就這樣近乎消失。儘管人潮依舊鼎盛,儘管觀光宣傳上依舊以「康青龍」爲訴求,但已流失了原先的內容。

孰令致之呢?真要說,一來自觀光的短視。臺灣這些年似乎已安於作「小吃大國」,媒體、出版,乃至政府的訴求無不如此。另一則來自文化作爲的淺碟。文創往往只成爲小確幸的創新,卻不從更深的文化基底做起。

但兩岸政策在這裡也還扮演着關鍵角色

臺灣的「去中國化」何只讓這類文化不受重視,使臺灣對陸客的吸引迅速減低,更使臺灣最強有力利基不在;而於此同時,日本卻歡迎大陸觀光客的到來,大陸朋友直接到日本學習的也越來越多,永康街呈現出來的中、日文化交融魅力,以及可提供同文同種大陸朋友的經驗也就被略過了。

針對這些變化,也許有人會說,就是一條小街嘛!何必在意。的確,永康街是條小街,小街的興衰變化也只是城市的一角,但因它獨有的特質,它的變化更就反映着臺灣整體的變化:「去中國化」下,文化的淺碟;只看今朝下,觀光的急功近利:小確幸下,小而輕薄的經濟作爲;自我感覺良好下,就以浮面熱鬧掩蓋了優勢的流失;缺乏前景下,文化的消費萎縮。

而最後,還有那「衣懷寶珠而不自知」下,讓自己的利基盡失,自家子弟也只能單打獨鬥乃至流落他鄉。

的確,關門不做是種因應,另種因應,是應對陸客的前往日本,有些人乾脆這邊關門,那邊到奈良、京都去開家店,這些年,日本的房價租金相對便宜,也還是個不錯的選擇。

只是,少數的店家也許能在異鄉異地找到春天,我這熱愛臺灣的大陸學生也可以將店關了,但其他的人呢?

(作者爲臺北書院山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