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時社論》別讓黃鬱婷事件延燒成戰火

中時社論

行政院長蘇貞昌下令調查滑冰國手黃鬱婷在北京冬奧期間的言論,不排除祭出處分,在大陸引起公憤,反臺之火再度燃起。陸媒「看臺海」痛批「臺獨真沒出息」,指責藍綠都在煽風點火,失望地反問「兩岸能形成善的循環嗎」?蔡總統若真有意維護兩岸和平穩定,應及時止損,避免黃鬱婷事件繼續延燒。

蘇貞昌破壞兩岸善的循環

從臺灣角度看,黃鬱婷冬奧賽前po出身穿中國隊服練習的影片、接受媒體訪問讚美大陸東道主,在冬奧賽場上又與大陸隊員牽手,擺明是提供北京「統戰素材」。但不要忘了,北京即便刻意拿黃鬱婷統戰,也是訴諸兩岸和平、善意、團圓和同胞親情,近些年大陸民間瀰漫仇臺、武統呼聲,黃鬱婷的素材有利降低大陸對臺對抗情緒。行政院錯把對岸善意當惡意,甚至祭出處分恐嚇,縱容網軍漫天霸凌,實在是不像話!

兩岸官方難得在北京冬奧期間相互展現了善意,陸方遵守奧會模式,場內一概使用「中華臺北」名稱,我方亦頂住冬奧前夕美國鼓吹抵制的政治壓力,順利參加開閉幕式。特別是黃鬱婷事件剛剛發生時,面對綠營基層鋪天蓋地的聲討,蔡總統委託教育部長潘文忠致電予以關心,民進黨政府、黨籍立委也沒有在第一時間要求黃鬱婷退賽或取消旗手身分,似乎看到一隻無形的手,管控了綠營基層的洶涌民意。

但很不幸,北京冬奧一結束,蘇貞昌就跳出來大呼小叫,再次把黃鬱婷推到風口浪尖。幾乎在同時間,民進黨內議員提名鬧出多起「抹紅」風波,目標直指特定派系新人,狠勁不亞於扁時代對「十一寇」的圍剿,難道兩者之間是完全孤立的事件嗎?其實不然,從去年國慶演說蔡總統力排衆議接納中華民國符號,到近期蔡總統肯定蔣經國引起深綠及綠營幕僚反彈,綠營在國家和兩岸定位的路線紛爭與權力鬥爭,隨着2022、2024的臨近,再度糾纏在一起。

去年大約此時,剛上任的陸委會主委邱太三表達對兩岸「春暖花開」的善意,其實是源於蔡總統元旦演說對疫後兩岸恢復交流的期許,但後來情勢丕變。同樣,今年兩岸在北京冬奧上互相釋放的有限善意,也一度被外界期待形成「善的循環」,但行政院對黃鬱婷的調查令,無疑又潑上一盆冷水。大陸媒體表達失望、憤怒十分合乎情理,反過來也證明,陸方的確期待兩岸維持善意互動、破冰融冰的願望。

兩岸領導人期望和平發展

蔡總統及她的兩岸核心幕僚,應理解對岸釋出的訊息,也需敏感地注意到,大陸在批判民進黨時仍留有餘地,把打擊面縮小爲「島內某些政客」,把蔡政府與揚言開罰的蘇貞昌等個別政治人物區隔開來,說明陸方似乎也體認蔡總統的身分和難處。從大陸國臺辦從未以授權聲明方式點名批判蔡總統,到去年國臺辦公佈首批「頑固臺獨清單」中未納入蔡、賴兩位正副總統,都能看到北京對兩岸迴歸和平發展猶有期待。

蔡總統任期逐漸進入尾聲,如果不能在憲政體制基礎上尋求兩岸政治上的新連結、新共識,不要說加入CPTPP毫無可能,俄烏邊境背後兩大陣營的劍拔弩張,可能很快就會出現在臺海。民進黨的政治生態複雜,但蔡總統聲望與權力都十分穩固,應不至於出現歷任民選總統的「跛腳」現象,即便不能從結構改變兩岸對抗現狀,但可以釋出更多正確的訊號,讓兩岸真正進入「善的循環」。

包括北京在內,世人都看到蔡總統並非沒有努力,從準備競選總統時將臺灣與中華民國連結,到上任後守住中華民國憲政體制底線處理兩岸事務,再到後來頂住獨派壓力凍結臺獨修憲和公投。正因爲有別於其他傳統綠營政治人物,臺灣才能在複雜的國際情勢下勉強維持臺海和平。

蔡英文首次競選總統失敗時,曾經提出「最後一哩路」的大哉問,如今臺海面臨和與戰的「最後一哩路」。不要讓黃鬱婷事件繼續延燒,使通往和平的最後一哩路成爲灰燼,若能夠抓住機會,做出聰明決定,兩岸和平綠茵「春風吹又生」並非幻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