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非遺+扶貧”:“苗繡”出山 指尖技藝變“指尖經濟”

重慶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彭水苗繡代表性傳承人李紹玉培訓班。王光榮 供圖

中新網重慶11月14日電(王婷婷 張燕)“挑花辮繡平繡……十二種繡法靈活變幻,色彩巧妙搭配,圖案迥異不同。”在11月開展的“聚焦重慶民族地區脫貧攻堅民族團結進步新風貌主題活動”中,記者走進重慶彭水縣漢葭鎮的一家繡坊裡,重慶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彭水苗繡”代表性傳承人李紹玉正帶着幾十個繡娘端坐在繡布架前,一邊講解一邊刺繡,雙手在織錦帶上挑織經線緯線繡花針在她們手裡上下翻飛,五彩絲線左右牽連,河流山川、草木花卉、飛禽鳥獸漸次呈現,活靈活現。

“苗繡”是苗族源遠流長的傳統手工藝術,紋樣古樸,造型雅拙,具有濃郁的民族特色。“在以前我們苗家姑娘未出嫁前,都要親手繡一套嫁妝,需要三至五年,每一件繡品無不滲透苗家姑娘的心血。無論服裝還是頭飾工藝複雜,做工精細,每一種圖案都蘊含了美好的祝願與祈福。”身爲苗族女兒的李紹玉說,苗繡是家家戶戶的女人們必須學會的一項技能,她就是在這種耳濡目染的環境中,跟着奶奶和母親學會了這一項傳統技藝

重慶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彭水苗繡”代表性傳承人李紹玉講解苗繡技藝。王光榮 供圖

隨着國家改革開放,打工浪潮風起雲涌。“結婚後,我和丈夫王光榮到上海一家服裝廠打工。有一次春節回家探親,發現苗繡已少有人擅長,這項千百年來傳承的手工技藝似乎將瀕臨失傳,對我觸動很大。”李紹玉說。

“寧做他鄉打工妹,不做自家苗繡活”這是彭水苗寨曾經流行一句俗語,也是苗繡地位的真實寫照。在大家眼中,僅作爲生活裝飾品的苗繡,並不能帶來額外的經濟收入,因而學的人漸漸變少。

李紹玉和王光榮展示“苗繡”工藝。 張燕 攝

2006年李紹玉放棄在上海的優渥工作,毅然決定與丈夫王光榮一起回鄉傳承發揚苗繡。在彭水縣委縣政府的幫助下,2009年夫妻共同創辦了以苗族文化爲主的重慶市榮玉民族服裝廠,先後培訓指導服裝學員2000餘人。

“如何實現苗繡傳承,還能帶領大家脫貧致富是我經常思考的問題。”李紹玉說,“非遺技能大多是手工操作,在家也能進行生產,將非遺傳承與扶貧開發進行融合,可以爲一大批照顧家庭的留守婦女、行動不便的殘疾人等貧困羣衆提供較爲固定的收入來源”。

2011年李紹玉和王光榮一起成立了以“彭水苗繡”非遺文化爲主的重慶市榮玉苗家刺繡工藝品開發有限公司,在縣裡的各個鄉鎮、街道設置固定教學點,免費現場培訓“彭水苗繡”技藝,並與培訓學員簽訂長期產品回收協議,爲當地貧困人員增加了脫貧致富的技能,也讓苗繡這一傳統手工工藝得以重燃。

2016年“彭水苗繡”正式申報列入重慶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名錄。次年李紹玉被命名爲重慶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在非遺扶貧項目上建立了3個扶貧工坊,通過學習苗繡,解決了300名貧困戶居家就業的問題,其中包含留守婦女和殘疾人。

“以前村裡的姑娘繡花主要用於出嫁和日常使用,沒想過自己的繡品可以換錢,現在不一樣了,通過苗繡每月最少還有2000多元的收入,還能兼顧帶孩子。”師從李紹玉的王天勤告訴記者,家裡以前因病成了建檔立卡貧困戶,現在通過苗繡實現脫貧增收。

爲了讓苗繡走出彭水,李紹玉對苗繡進行了創新。“在旗袍山水畫、披風、公文包日常用品中融入苗族元素並增加時尚感,通過電商平臺直播帶貨,在網上熱賣。”李紹玉說,隨着技藝的傳承,觀念的改變,學員們創作的苗繡作品在各大型商店受到熱捧,已經遠銷海外。

“明年我們將在重慶解放碑設非遺扶貧苗繡專櫃,未來5年內在彭水縣域內打造一個榮玉苗繡非遺展覽展示體驗館。”王光榮自信滿滿地說,自己和愛人會持續做好非遺傳承和非遺扶貧,繼續拓寬培訓渠道,讓非遺真正融入羣衆生產生活,讓非遺“活”起來,讓村民“富”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