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15歲男孩高考667分 對自己成績仍不滿意

合川15歲男孩高考667分 他對自己的成績還不滿意

姜明宇5歲從學前班跳級到二年級,一直成績優異;目前正整理學習筆記,傳給學弟學妹們。

姜明宇獲得的部分獎狀

姜明宇和民警袁禮碧(右)。

正在學習的姜明宇。

6月30日上午10時許,合川中學教學樓中間的空地前,幾張成績榜一字排開,上邊寫着學校高考成績600分以上的同學名字。70歲的姜永華,看着榜單上一個虎頭虎腦少年的照片,滿臉笑意

“667分,他還說自己考得不好。”指着孫子姜明宇的照片,姜永華精神得像個年輕人。此刻,離學校不遠的一間民房裡,照片上的少年正穩坐在電腦前,整理着給學弟學妹們的數學筆記,偶爾望一眼窗外。

1歲會識字,2歲自學英語,5歲直接從學前班跳級到二年級……在合川,姜明宇很早前就出了名。對於今年高考考出的667分的好成績,15歲的他並不滿意。

曾經的“小問題精”如今已是翩翩少年

合川區靛市街22號附7號1棟,姜永華一家租住的房屋就在這個老式街頭的一角。

“從2009年開始,我就關注這個孩子了,那時候我在合川區公安局工作。”雖然已經過去了這麼多年,現在在市公安局工作的民警袁禮碧仍能清楚準確地找到姜明宇家的住所。10年前,袁禮碧最先發現了這個不平凡的小男孩,並對他進行了報道。11年來,她一直關注着這個孩子的成長,不僅自己力所能及幫助他,也帶動了一批好心人加入到對這個家庭的關愛和幫助中。

當然,這次過來,袁禮碧還有個特別的任務——將自己和朋友們捐贈的7600元錢交給爺孫倆,“上大學了,肯定要花不少錢,能幫多少是多少!”

2013年,本報記者曾見過姜明宇一面:那時候,9歲的姜明宇長得虎頭虎腦的,是個自來熟,和剛剛見面老師幾分鐘就混熟了,緊接着就開始纏着老師,詢問學校是否有化學實驗室。

“老師,你會背圓周率嗎?我能背到後面60位哦。”“老師,我們來比比口算”……那時的小明宇愛炫耀,非要和老師比拼數學題,一度讓老師很頭痛。

如今的姜明宇是什麼樣子?是否還像當年一樣是個“小問題精”?會不會見面就考數學題?這讓記者有些小緊張。

推開姜明宇的臥房門,首先引入眼簾的是一座座堆放得整整齊齊的“書山”,一堆堆、一排排,圍繞着房中一張牀和一張電腦桌,整個房間幾乎沒了落腳的地方。這些是姜明宇從初中以來的教材和試卷,如果將這些試卷豎起來疊放,加起來有10米高。

在書山環繞的電腦桌前,一個少年正端坐在電腦前,屏幕上展開的Word文檔中,各種各樣的數字、符號,像是一片關於數學的汪洋大海。“我正在給學弟學妹們整理數學筆記,稍稍等我一下哈!”直到來訪者碰倒了一摞試卷,姜明宇才注意到我們的到來,站起來,衝着我們微笑。

翩翩少年,一臉陽光。如今的姜明宇個子長得比爺爺高了,面龐白淨,不見了當年滿臉的稚氣,說話仍舊快言快語,卻顯得格外穩重。

熱愛化學 他把陽臺改成了實驗室

趁着姜明宇整理筆記的空當,記者重新看了爺孫租住的房子。在這個兩室一廳60多平方米的房屋裡,除了必須的衣櫃和散亂的生活日用品,客廳裡還有一臺大塊頭電視機,它是8年前姜爺爺從二手市場淘回來的寶貝

兩間臥室,姜爺爺和老伴姜婆婆一間,另一間就是姜明宇的小天地。“書山”中的老式木繃子牀,彈簧繃子已經失效,一坐下就吱吱作響家裡最值錢的寶貝就是姜明宇的電腦,這還是當年合川區公安局的好心民警劉春林送他的初中畢業禮物。

姜永華說,每天中午難得的閒暇時間,孫子大多都在用電腦。

從小學到高中,姜明宇癡迷學習、醉心化學的習慣一直沒有改變。靠近街頭一邊不足6平方米的陽臺,被姜明宇改造成了簡易的小實驗室——實驗室雖小,各種器材卻不少,燒杯酒精燈試管、蒸餾瓶、簡易的顯微鏡,都在這個小空間裡規規矩矩地立着,似乎時刻準備着一場化學實驗。

“別拍照別拍照,這裡實驗設備的擺放很不規範啊!”看到記者端起相機,姜明宇趕忙從“數學海洋”中回來,擋在一堆堆設備前,滿臉通紅。

“這娃兒,不懂禮貌,太較真!”姜永華口頭上埋怨着孫子,臉上卻滿是笑意。

實驗室是姜明宇讀初中後想方設法建起來的,試驗用的器材有一些是當年的初中班主任送的,少數是爺爺花錢買來的。

除了喜歡化學,姜明宇的數理化常常考滿分,英語、語文也很優秀,成績一直在學校處於拔尖位置。

牆頭書櫃裡,堆放着從小學到大學,從字典到百科知識的各類雜亂書籍,那裡面許多是好心人送的,還有爺爺撿來的破爛,這些書是姜明宇最重要的精神糧食。

天生愛學習 爺爺辛苦把他拉扯大

對姜永華來說,孫子是自己的全部,姜明宇出生才5天,他和姜婆婆就承擔起了照顧的責任。後來,姜明宇父母離了婚,姜明宇歸父親撫養。

多年前,一次意外,姜明宇的父親修車時頭撞到大貨車底部,患了腦動脈血管瘤,花了17萬多元搶救過來,也給家裡新添了近10萬的債務,這些債務至今還沒還完。

如今,姜明宇的爸爸仍在休養狀態,不能做重活。家裡的主要勞力倒下了,本來就拮据的生活就更捉襟見肘。2016年8月,姜婆婆又突然查出患了惡性膀胱癌,照顧孫子的重擔就落在了姜永華一個人身上。

姜明宇是爺爺一手帶大的,也是他第一時間發現孫子有學習天賦:姜明宇1歲的時候,他拉着爺爺腿問對面人民醫院幾個大字怎麼念,爺爺隨口說了一次。幾天後再次路過醫院,孫子脫口就念出聲。從那以後,爺爺驚喜地發現,孫子對街頭的所有文字都有異於常人的敏感,再生僻的字,只需要教他一次,第二次見了就能讀。

自此,爺爺開始有意識培養小明宇的認字能力,煙攤、藥店、街頭廣告,凡是能蹭字的地方,爺爺都帶孫子去,離家最近的書店,也是小明宇去蹭讀最多的地方。

後來,合川的街頭,經常能見到爺爺陪着孫子在書店蹭讀,在鋼琴店看人家彈琴。再後來,5歲的小明宇上學了,爺爺每天風雨無阻地接送,“既然孫子有天賦,就要把他好好培養成才!”

姜明宇的學習成績一直很優秀。表面笑嘻嘻的姜爺爺內心卻是愁腸百結,自己的年齡漸漸大了,身體一年不如一年,糖尿病困擾自己多年,前不久摔了一跤,跌傷左小腿腫得像個饅頭,現在走路還有些吃力。

“很多好心人幫助我們,不然真的挺不過來。”姜永華說,這些年,多虧學校、老師和社會上好心人的幫助。“真的幫了我們大忙,恩人的情誼不能忘,這都是人情債,將來要還!”姜永華眼裡飽含淚水,看向自己的孫子,姜明宇點點頭,一臉堅定。

考研、讀博…… 學不止步,更不能懈怠”

從小對玩具不感興趣,對同齡孩子缺少共同語言……在老師和同學眼中,姜明宇是個“怪才”,他不會按照世俗的想法去說和做,他有他的原則。

“我整理的筆記,沒有什麼重點,因爲對我來說,課本上出現的每一處知識點都是重點。”閒聊中,姜明宇仍舊沒有放下手頭的工作。

對不少學生來說,考試完,扔書,扔筆記,甚至燒掉所有高中的學習材料,似乎成了一種“儀式”。姜明宇卻十分不認可這種極端的做法。

“爲什麼要這麼做,這些都是讓我進步的工具,沒有理由這樣。”在姜明宇的屋裡,每一本書,都整整齊齊地擺放在固定的位置,重要的課本書籍,姜明宇更是捨不得丟,擺不下,甚至要摞到牀頭。

曾經喜歡“炫耀”的少年,如今卻很反感拋頭露面。比如,我們希望能夠給他和爺爺拍照,他一直牴觸,還一再要求絕對不能去學校。

對於自己的未來,姜明宇有很明確的規劃——報名南開大學化學專業,大學畢業後考研,之後讀博士或者留學,只要能夠繼續,就不會停止學習深造。

“這不光爲了自己,更是完成對爺爺的諾言。”說話時,姜明宇看了一眼坐在一邊的爺爺,臉上寫滿了溫柔和堅毅。

重慶晨報·上游新聞記者 景然 曲鴻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