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貿易戰如火如荼 臺灣醫材產業迎轉單利多

▲左起經濟部臺美產業合作推動辦公室(TUSA)資深商務顧問曾馨慧、上騰生技顧問公司資深副總經理蔡秀娟、工研院生醫所長林啓萬、工研院產業科技國際策略發展所所長蘇孟宗康定公司董事長郭義鬆。(圖/記者姚惠茹攝)

記者姚惠茹/臺北報導

臺灣醫材外銷實力雄厚,光是去年臺灣生技產業產值就達新臺幣3250億元,其中,醫材產業產值佔比最高達1463億元,今天(11日)醫材高峰論壇中,不僅看好2020年醫材產值可以達2千億元,更看好臺廠在這一波中貿易戰中,其實是迎接轉單利多的一方。

「2018醫療電子與器材國際高峰論壇(Medical Electronics & Device in Taiwan Forum, MEDiT)」10月11日、12日在臺北國際會議中心登場,這次論壇以「跨域整合、掌握智慧醫療新商機」爲主軸,邀請土耳其白色家電龍頭Arcelik研發經理Ozgur Baydarol、日本帝人集團醫療IT事業取締役社長濱崎 洋一郎、前百特醫療產品公司研發主任Samuel Ding等貴賓,來臺分享智慧醫療與市場趨勢。

工研院生醫所所長林啓萬表示,川普看準高階醫材商機,也祭出鬆綁醫材相關法規開放政策,臺灣更是積極推動相關高階醫材外銷,例如工研院新創成立的萊鎂醫材公司研發的睡眠呼吸治療裝置,已獲准進入馬來西亞市場販售有助拓展東協市場。

談到中美貿易戰對臺灣醫材產業的影響,工研院產業科技國際策略發展所所長蘇孟宗表示,中美貿易戰第一波500億產品名單中,醫材就佔50億美金,其中有很多是外商在中國生產。另外大陸醫材過去這一年,也有35%的進口來自美國,裡面最大的項目就是植入材料人造器官光學內視鏡、醫療用高分子材料、主要電子設備,從生產製造的角度臺商運用蠻靈活,已經設法在進行一些異地生產 ,或是尋找合作伙伴因應中美貿易戰。

實務面的角度來看,臺美產業合作推動辦公室(TUSA)顧問曾馨慧表示,自己的確接到一些美商來詢問,期望尋找臺廠去做OEM這一塊,因爲他們想轉單,把大陸生產轉移到臺灣,這對臺廠來說是一個很好的機會,而且美國廠商大多已經朝向研發邁進,希望產能可以跟臺灣廠商做結合,達到雙贏的格局。 經濟部工業局表示,臺灣醫材外銷實力雄厚,在2018生技產業白皮書中指出,2017年臺灣生物技術產業產值爲3250億元新臺幣,其中,醫材產業產值已達1463億元,產值佔比最高;第一大出口國爲美國,佔比達26%,其次爲日本與中國大陸,並期許將臺灣打造成亞太生技醫藥創新研發的核心,目標在2020年整體醫材產值達2,00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