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靜系”與“杉杉系”糾紛升級: 徽商銀行回A之路還要多久?
(原標題:“中靜系”與“杉杉系”糾紛升級: 徽商銀行回A之路還要多久?)
“中靜系”宣佈爲其所持徽商銀行股權找到新買家之際,“杉杉系”再度發難。
7月1日,中靜新華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下稱“中靜新華”)發佈公告稱,該公司董事會於6月25日審議通過,同意與東建國際控股有限公司(下稱“東建國際”,00329.HK)就全部出售其直接加間接持有的徽商銀行股份事宜達成合作意向,並簽署《關於轉讓徽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股份之意向書》。
7月5日晚間,東建國際發佈公告表示,該公司已於7月2日與中靜新華訂立一份不具法律約束力的意向書。據此,該公司及/或其指定實體(包括但不限於SPC基金)有意向收購,而賣方有意向出售不超過19.77億股徽商銀行的股份。
同時,東建國際也在公告中表示,中靜新華計劃出售的股份包括潛在收購股份,這部分股份可能會或可能不會實現。這意味着,中靜系與杉杉系尚在訴訟中的徽商銀行5.06億股內資股也在此次出售計劃之內。
而就在上述兩份公告發布之間,杉杉系發起了“反擊”。
杉杉系的控訴
7月3日,杉杉控股有限公司(下稱“杉杉控股”)發表聲明稱,自2020年6月該公司、杉杉集團與中靜新華就徽商銀行股權轉讓發生訴訟以來,中靜新華及其董事長高央在背後策劃了一系列針對杉杉控股、杉杉集團及上市公司杉杉股份(合稱“杉杉企業”)的不實舉報與不實報道,刻意引導證券監管部門、案件審理法院、金融機構及廣大投資人,企圖以此對杉杉股份國際併購、定向增發等資本運作、法院判案、銀行授信、上市公司股價等造成影響。
在上述聲明中,杉杉控股表示,去年杉杉股份成功併購LG化學偏光片業務,但去年下半年中靜新華因股權交易糾紛被杉杉控股起訴之後,不斷向證券監管部門及相關金融機構舉報稱:“杉杉股份以LCD偏光片生產線搬遷落地爲由‘一女二嫁’;杉杉股份經營存在重大風險;杉杉控股及杉杉集團在向中靜收購徽商銀行股份交易中嚴重違約,可能觸發百億規模的賠償損失。”
對此,杉杉控股反駁稱,杉杉企業在LG化學偏光片業務併購及併購後與相關政府和企業的產業資本合作中,均嚴格遵守國家法律法規及規章要求,相關資金安排完全符合與相關方的協議約定,不存在任何違法、違規及違約行爲。
值得一提的是,受鋰電池利潤下滑等因素影響,杉杉股份在2020年遭遇十年來首次虧損。同時,業績不佳也拖累了其股價。但自去年6月份宣佈收購LG化學偏光片業務後,杉杉股份在二級市場受到熱捧,股價一路上浮。截至7月6日收盤,杉杉股份報收22.7元/股,較去年6月最低點7.3元/股漲了3倍有餘。
一季報顯示,杉杉股份今年前三個月實現營收39.99億元,同比暴增227.17%;歸母淨利潤3.02億元,而去年同期爲-0.84億元。基於此,多家券商機構將該公司上調至“買入”評級,但同時也提示其存在鋰電池下游需求不景氣、偏光片整合不及預期、原材料價格波動等風險。
徽商回A的掣肘
公開資料顯示,徽商銀行是全國首家由城市商業銀行、城市信用社聯合重組成立的區域性股份制商業銀行,2013年11月在香港聯交所主板掛牌上市。截至今年一季度末,該行資產總額達到13182.97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早在2011年,徽商銀行就開始謀劃A股IPO,但在兩年後還是選擇轉道H股。
成功登陸港股後,徽商銀行始終沒有放棄回A的念頭。2015年,徽商銀行遞交了A股招股書,但其後經歷了發行審查中止、上市申請撤回、兩度延長髮行方案有效期等一系列波折後,又在2020年遭遇了股權糾紛事件。如今一年已過,中靜系和杉杉系的股權糾紛不僅沒有解決,反而愈演愈烈,目前徽商銀行已再度將A股發行方案有效期延長期限至明年6月份。
股權糾紛的升級,也勢必影響徽商銀行A股IPO的進程。此前,徽商銀行曾明確表示,中靜新華與杉杉控股的股權糾紛處理結果可能導致該行合併口徑持股5%以上主要股東變動,對其A股發行審批也可能造成一定影響。“預計完成相關監管機構審查過程將耗時一至兩年。”
事實上,在此次股權糾紛之前,中靜系已與徽商銀行管理層就該行A股IPO、發行優先股、分紅分配、利潤分配、定增方案、人事任命等重大事項發生多次摩擦。
對此,杉杉控股在上文提到的聲明中也有提及:中靜新華購入徽商銀行股權的資金大多來自融資,而徽商銀行股權分紅並不足以支付高額的融資利息。中靜新華爲要求徽商銀行足額分紅,利用大股東地位在徽商銀行公司治理中處處設阻,並通過各種舉報對徽商銀行管理層不斷施壓,卻一直未能解決中靜新華在徽商銀行股權低分紅與融資高利息倒掛的難題。這在一定程度上也解釋了中靜係爲何執意要清倉徽商銀行股權。
此外,記者注意到,今年6月份聯合資信評估股份有限公司發佈的評級報告顯示,中靜新華財務現金流偏緊,資產流動性較弱,2022年到期債務達20.04億元,存在集中償債壓力,這無疑催促着中靜系加快回籠資金。
如今,中靜係爲其所持股權找到了新買家,如果交易進展順利,對徽商銀行的回A之路是一個積極的信號。“一方面,化解了股東和管理層之間的矛盾;另一方面也爲銀行理順股權關係創造了條件。”有業內人士向記者表示。
但也有市場觀點認爲,無論是主營業務還是過往業績,東建國際對徽商銀行而言都不是一個理想的選擇。一方面其本身實力很有限,另一方面此前與銀行業並無交集,這對徽商銀行日後的日常經營、股東格局,乃至A股IPO都會產生不確定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