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信通院發佈系列報告—— 5G發展正當其時 網絡建設應適度超前

近日,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相關專家發佈系列報告,對5G發展的歷史必然、應用領域網絡建設路徑和技術成熟性方面進行深度系統解讀,以幫助理解5G發展的規律和特點,爲5G創新發展營造良好環境。

當前全球5G發展整體仍處於初期探索階段。我國5G商用一年多來,在網絡建設規模、終端上市品種數量用戶發展以及應用培育等方面取得良好成效。相關專家表示,我國大力推動5G發展正當其時,網絡建設應堅持適度超前原則,具體應用需要面向個人(2C)和行業(2B)兩個方向同時發力

5G創新適合國家產業發展需求

中國信通院副院長王志勤和中國信通院政策與經濟研究所副總工韋柳融表示,移動通信技術每十年一代,當前正是全球移動通信網絡從4G向5G過渡時期,我國站在全球前沿佈局5G網絡、推動5G應用創新發展,是滿足國家和產業發展需要的決策。

首先,利用5G拓展經濟發展空間,是當下國家戰略發展需要。5G是新一輪科技和產業革命中的核心關鍵技術之一,它將與物聯網、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等技術融合,不僅有可能形成一系列新業態,成爲經濟增長的新動能,還有可能爲經濟社會各領域賦能,帶來經濟形態乃至社會形態的革命性變化。據中國信通院預測,到2025年,5G可拉動電信運營商網絡投資約1.2萬億元,帶來的信息消費規模累計將超過8.3萬億元,直接帶動經濟總產出累計約10.1萬億元。

目前,我國是5G技術標準的重要主導者之一,並在設備、網絡、應用方面擁有優勢。探索5G應用發展,將有助於把我國領先的技術創新優勢轉化爲市場創新優勢,並在這一過程中積累利用技術創新構建新產業、新生態經驗,這種經驗對於我國未來長期發展彌足珍貴。

其次,移動用戶流量增長推動網絡擴容,移動網絡向5G演進是順勢而爲。近年來,隨着移動流量資費的下降和移動互聯網應用的豐富,移動用戶流量持續增長。移動用戶數據流量的不斷提升,使得我國原有網絡難以支撐衆多用戶的業務需求,迫切需要能夠承載更大容量的網絡。

在這一趨勢下,原有移動網絡急需升級擴容。我國5G採用中低頻段組網,5G與4G基站基本實現同站址,即5G基站數量基本與4G基站數量一致。單個5G基站容量是4G基站的10倍以上,價格約爲其2倍,這意味着5G基站建設的性價比是4G的5倍以上。

最後,經濟社會數字化轉型進程加速,需要5G基礎設施予以支持。在過去一年裡,5G行業應用在多個領域展開探索,目前已在工廠、礦山、港口、醫療、電網、交通、安防、教育、文旅智慧城市等領域逐步獲得認可,並初步形成有望規模商用的應用場景

網絡建設要堅持適度超前原則

王志勤和中國信通院無線電研究中心無線應用與產業研究部高級工程師張從武認爲,網絡建設是5G商用和業務發展的基石,且投資巨大。5G網絡建設“寧可路等車,不能車等路”,應堅持適度超前原則,同時面向個人(2C)和行業(2B)建設廣域覆蓋網絡,爲應用創新繁榮提供堅實的基礎支撐。

首先,從建網節奏看,5G網絡建設應堅持適度超前原則,爲應用創新繁榮提供高質量信息基礎設施支撐。當前,爲保持網絡領先優勢,有必要繼續保持適度超前的5G網絡建設節奏,擴大網絡覆蓋範圍,提升網絡供給能力,以高質量供給引領和創造新需求。我國5G商用1年半時間,建設超過71.8萬個5G基站,實現全國所有地級以上城市全覆蓋。2021年,我國提出再新建60萬個5G基站的目標任務,實現地級以上城市5G網絡深度覆蓋,這是較爲科學和審慎的。

其次,從覆蓋範圍看,廣域覆蓋對5G可持續發展和用戶感知提升極其重要。移動通信網絡建設,先進行普遍廣度覆蓋,再深度覆蓋優化,不斷提升網絡覆蓋水平,5G也不例外。5G個人用戶服務需要廣域覆蓋的網絡,支撐千行百業數字化應用同樣需要廣覆蓋、質量良好的5G網絡。很多在較廣區域開展的2B應用,如智慧城市管理、生態環境監測、5G急救車等,都需要廣覆蓋的5G網絡支撐。在工業領域,也需要廣域5G網絡來滿足智能化生產、網絡化協同、個性化定製、服務化延伸和數字化管理爲特徵的工業互聯網需求。

再次,從網絡部署策略看,堅持精準化集約化建網,持續降低建網成本是5G行穩致遠的有力保障。5G網絡建設初期投資較大,但通信與交通、市政等跨行業基礎設施資源的共建共享,以及正在推進的偏遠地區5G異網漫遊試點等政策舉措,都會推動持續降低5G建網成本。例如,過去一年多來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共建共享5G基站36萬個,節約建設成本超過700億元。中國移動和中國廣電也正在進行5G建設合作,共建共享700MHz5G網絡。同時也要認識到,由於5G基站的大帶寬配置、大規模天線的應用和更強的計算能力,5G基站功耗比4G更高,相應地帶來維護成本一定程度的增加,而網絡運營管理還不夠智能化。下一步,需要推動行業企業加快5G設備低功耗關鍵技術工程化攻關,降低單設備能耗。此外,還要充分利用人工智能、自動化網絡運營等創新技術對5G設備統一監控,進行能源智能管理優化,通過精細化管理提升能耗利用水平。

面向個人和行業兩個應用方向同時發力

王志勤和中國信通院移動通信創新中心國際標準研究部主任工程師魏克軍表示,當前5G已進入商用階段,全球均採用國際標準組織3GPP制定的5G第一版本國際標準,該5G標準可基本滿足2C業務和部分2B應用。

5G後續國際標準的演進方向,一是滿足細分物聯網的應用需求,針對工業互聯網、5G車聯網、醫療等特定物聯網領域的不同場景及應用提供更精準的技術方案;二是支持更多中頻和更高頻段,支持6GHz等潛在中頻段,並將探索支持更高工作頻段,目標頻段預計將達到100GHz;三是5G與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利用人工智能技術提升5G網絡效率,支持5G網絡更高效地承載人工智能應用。5G技術標準的持續演進,將進一步釋放5G潛能,賦能各行各業,爲我國5G新基建注入新動能。

王志勤和中國信通院無線電研究中心無線應用與產業研究部主任李珊認爲,5G需要面向2C和2B兩個應用方向同時發力,創新模式需從“模仿式創新”轉變爲“引領式創新”。

2C是2B應用的基礎和延伸。在某種意義上,5G個人應用是5G的基礎性應用,個人應用領域的創新可以進一步加速行業數字化轉型,爲各行業賦能。移動通信最基本的功能是爲人服務的,因此2C是5G應用發展的“基本盤”,2B是5G應用發展的“新空間”。5G的高速率、大連接、低時延特性,使得5G能夠支持更爲廣泛的應用,在滿足個人需求的基礎上,從5G開始移動通信開始探索麪向行業需求的應用空間。

未來我國基於5G的2C和2B應用需要齊頭並進、協同發展,不斷探索5G應用場景,以數字化轉型整體驅動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變革。(記者 張漢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