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都市抒寫山水田園詩

山色爭秋中國畫)鄭文

藝海擷英】

“坐看紅樹不知遠,行盡青溪不見人”。這是唐人王維在詩中營造的山水田園意境。當步入上海劉海粟美術館一樓展廳,穿過青綠色園林景牆,駐足“靜觀萬象——鄭文山水畫展”前時,周遭一切都安靜了下來,叫人恍若置身王維的詩畫之中。隨着畫家筆墨敘事,觀者或山間徐行,或春溪泛舟,遊走于山水和田園之間,與古人心會神契。

不同於中國山水畫慣見的濃墨重彩,鄭文筆下的山水是簡淡的、妍雅的,沒有絲毫“墨氣”,甚至有些顯得過“白”。但細品,無聲處卻蘊含着萬千氣象,沉靜中實有一條通往時間深處的河流。從事山水畫創作三十餘年,長期致力中國山水畫的教學和研究工作,如今擔任華東師範大學美術學院副院長,鄭文以其山水畫創作在海上畫壇成了一個獨特的存在。

讀鄭文的畫,最強烈的感覺就是靜。簡單、乾淨、安靜,這是她生活和工作的日常。“山靜似太古,日長如小年”,鄭文曾援引宋人唐庚的詩將自己的畫集題名爲《山靜日長》。一個“靜”字,無疑是她最爲嚮往的人生態度和生活願景

寄懷自然、隱居山林的詩畫從來就是中國藝術圭臬淵藪。靜,是鄭文山水畫的出發點,也是她筆墨和心靈的歸宿,最終抵達的是中國文化中的詩性,是對那種最本初的純淨的崇尚和追尋。藝術評論家徐明鬆引了海德格爾那句“詩意的棲居”來評價鄭文的山水畫創作,並進一步闡發道:“在歷史的現場,鄭文與古爲徒,與古爲新。她以女性溫婉柔潤的特質,娓娓道來關於山水畫起承轉合的筆墨敘事,不卑不亢、不疾不徐、從容自若,爲當下的觀者呈示了穿越千百年來或隱或現的文脈線條。”

這樣的從容自若,和性格有關,更來自畫家數十年間一次次重返傳統得來的底氣。在華東師範大學美術系中國畫專業學習期間,她幾乎臨遍當時所能獲得的宋元明清山水畫經典作品。和後來素淨簡淡的風格不同,當時她的畫風寬厚有力,莽莽蒼蒼,頗有些大將風度

留校任教後,鄭文繼續一頭扎進傳統,從范寬、郭熙起,歷趙孟頫元四家沈周文徵明龔賢,直至“四王”“四僧”等,一一涉足。出於教學研究的需要,鄭文更爲留心探究傳統山水畫作品形成的內在產生機制。2006年起,鄭文從“格法”入手,開始系統梳理山水畫傳統的本源。她認爲,格法是傳統山水畫得以傳承和演化的基礎,是傳統繪畫的精髓所在。由此她開始了十年的“白畫”創作。

轉向“白畫”這一方向,鄭文當時並不被人看好。顯然,這樣的畫不適合參展參賽,很難得到關注,但她仍堅持走自己認定的路。這一時期的“白畫”創作,是她深研傳統而留下的足跡,也是一種體現爲作品形式的“讀畫筆記”。長時間深入傳統、抽絲剝繭,她將傳統的山脈、景觀、園林結構,甚至每棵樹的結構都研究透徹了。很多傳統的物象畫法她都分門別類地探究過,從造型到筆勢,已瞭然於心。也由此,她得以自由出入傳統,不管怎麼畫,也不管畫老的還是新的,都能實現自我心性對山水自然的一種觀照

“白畫”之後,鄭文重拾當年學習花鳥畫時期的沒骨畫法,用當代沒骨法重構心中的大山水意象。彼時,色彩重新回到了她的視野,她將古淡妍雅的色彩基調注入自己的畫面,平淡中蘊豐富、通透中見渾厚,使得筆下一貫的江南韻調更上層樓。她用沒骨法來表現山石,但樹木還是古法用筆,這樣一來,畫面上就呈現出了大理念和小細節的映襯之美。

從展覽的第一部分“畫格文心”起,一路行至終篇“城市山林”,觀者能夠清晰地看到畫家在傳統和時代中所走過的路徑。傳統資源爲畫家提供了豐厚的滋養,使得她樂於隨遇而安,從容不迫地寫出自己心中的一片江南。

“人是不可能獨立於傳統而生活的。”回望自己走過的創作道路,鄭文認爲,最大的源泉來自傳統。她說:“傳統是一個寶藏,當你以不同的視角、不同的閱歷去重新觀看它時,它會給你無窮的靈感。回到傳統,理解傳統,你會覺得很踏實。用傳統來審視和表現當下,表現鮮活的生活,則是下一步要做的。”

鄭文的山水畫作中幾乎沒有人物。尋遍展廳,方在一件作品中見到溪邊放棹的兩人。身在都市的畫家爲觀者繪出一片桃花源,這是對人與自然這一永恆主題的時代表達,讓人時時沉浸、流連。用上海大學上海美術學院副教授、博士生導師胡建君的話說,“鄭文意圖梳理完整的山水脈絡,構建宏闊而開放的宇宙觀,描繪心中的一片江南,映照傳統與未來。這是她理想的內心圖景,也是她寫給時代的山水散文詩。”

(作者:顏維琦,系本報主任記者)

夏園深秀(中國畫) 鄭文

園之語(中國畫) 鄭文

迥溪霜鬆圖(中國畫) 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