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後更容易水中毒!「5條件」喝多變腦水腫 嬰兒也中!

▲夏天氣溫高,運動完忍不住狂灌水。(圖/翻攝自pixabay)

記者謝承恩綜合報導

運動完更容易發生水中毒!一般民衆總是被告知在太陽下或長時間劇烈運動後,水分流失的很快,然而攝取過多水分或運動飲料,使的血液體液變化劇烈,產生「水中毒」或「脫水」等情形醫師提醒這幾類高風險運動都要特別小心

根據美國舊金山心臟病學診所的Michel Accad博士指出,水中毒的案例雖然罕見,但特別容易運動員和喜歡進行高強度運動的年輕人身上。正常情況下鈉濃度要維持在135和145 mmol / L之間,細胞與血液的滲透壓是均衡的。

根據鈉濃度的多寡會出現兩種變化,鈉的濃度升高到145以上,會讓身體細胞萎縮,脫水。鈉濃度下降遠低於135,容易使身體細胞膨脹,引起水中毒。當身體細胞出現膨脹(特別是腦細胞),神經元就會開使受到影響腦水腫)。

水中毒會出現哪些症狀

中毒症狀較輕會感到頭暈噁心,也可能會產生心臟不適或脫水情形,甚至有人還會以爲是中暑或水分不足繼續豪飲,造成症狀惡化,會出現嘔吐、頭痛、神智不清、低落、癱瘓和死亡。

▲長時間劇烈運動後,小心飲水過度導致血液中的鈉濃度失衡。(圖/翻攝自pixabay)

易引起水中毒的高風險運動條件

1.運動時間超過4小時的運動。2.馬拉松、超級馬拉松。3.鐵人三項。4.軍事演習行軍。5.徒步旅行(如環島

剛運動完和天氣炎熱的時候,對於口渴念頭是非常強烈的,一不小心就會豪飲礦泉水或運動飲料,甚至也有人會習慣性短時間大量飲水,例如跑馬拉松時,每看到一個補水點都會習慣性的抓起水杯就喝。另外,即便你不愛運動、什麼事都不做,也可能會發生補水過度的問題,特別是小嬰兒

▲嬰兒通常是經由父母過度補水,而導致水中毒發生。(圖/翻攝自pixabay)

根據研究指出,夏日氣溫飆高,父母常被告知要爲孩子多補水,然而要注意的是兒童發生水中毒的案例也很高,而且症狀更危險。由於孩童腎功能不夠成熟,另外對於飲食攝取有強大的生理渴望,也較不懂得拒絕父母給於的飲食,身體出狀況也較不容易發現。

國外就出現一名1歲兒童在嘔吐2天后,持續出現癲癇的症狀,血液鈉濃度僅116 mmol / L,必須依靠注射藥劑插管及限制液體48小時。根據ETtoday的報導,國內也出現才7個月大的女嬰腸胃炎拉肚子家長擔心小孩脫水,短短2天灌下3公升的水,引發水中毒。

三軍總醫院小兒部徐萬夫醫師表示,成人保健觀念 並不適合套用於兒童上,在發生脫水時,水分的補充與電解質平衡都須全面評估,太多太少都不好,當兒童發生任何症狀時,應儘速就醫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