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植物漸消失! 花林管處教您食材保種及示範料理
▲花蓮林區管理處在洄瀾灣臺開心農場舉辦「飲食護生態~慢食享健康」活動及「野菜文化與慢食分享」座談會,現場有約500名關心野菜保種與慢食文化的民衆參加。(圖/花蓮林區管理處提供 下同)
花蓮林區管理處與花蓮縣洄瀾文化協會、花蓮縣衛生局等單位於11月18日在洄瀾灣臺開心農場舉辦「飲食護生態~慢食享健康」活動及「野菜文化與慢食分享」座談會,參與活動有林務局局長林華慶、花蓮林區管理處處長楊瑞芬、花蓮農業改良場場長範美玪、花蓮縣衛生局偕淑惠技正等,另有花蓮對於野菜保種與慢食關心的民衆約500人蔘與,由華東大本部落以阿美族祈福儀式揭開序幕。
林務局林華慶局長致詞表示,今天的活動就像是食農博物館,集合了花蓮各個地區的傳統食材,因爲全球暖化與氣候變遷的關係,導致農產品的銳減,許多古早傳統食材漸漸消失,又隨着科技進步,傳統作物的營養價值及功能,慢慢被發覺出發,例如紅藜,近來倍受重視,經學者研究發現紅藜富含極佳且全面的營養價值,可代替稻米、麪粉、豆類,故紅藜有「穀類的紅寶石」的美名。根據調查指出,全世界可以被利用的食材約有五千多種,但大約只有一百種食材被大量利用及開發,其餘的食材正逐漸消失、不復見,例如小米本來有許多品種,但常被利用的只有少數幾種,導致現在小米品種越來越少,所幸有吳雪月理事長的努力,讓在地部落的傳統原生種植物可以慢慢的被找回來、被種回來。
活動主辦單位洄瀾灣文化協會理長事吳雪月則說,今天參與的部落健康營造中心包含秀林鄉、花蓮市、壽豐鄉、鳳林鎮、光復鄉、豐濱鄉、瑞穗鄉、萬榮鄉及卓溪鄉,每個部落都展示出最具代表性的傳統食材,透過有趣又富教育義意的方式,讓民衆能夠了解及認識不同地區的傳統食材。現場有也許多原生種子的展示以及野菜的示範料理,民衆有吃有玩,收穫滿滿。
花蓮林區管理處表示,很高興能與洄瀾灣文化協會吳雪月理事長合作,爲保種與傳統食材覆育盡一份心力,未來不只是阿美族,其他族羣文化也會保存、覆育,希望這樣的工作,能被後代的子孫看見,被其他國家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