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熊貓鳥」爲鄰:觀鳥愛好者的「中華鄉村第一樓頂」
▲2只國家二級野生保護動物白腿小隼,在江西省婺源縣江灣鎮曉起村村民餘志標家右邊的大樟樹上嬉戲。(圖/新華社)
大陸中心/綜合報導
江西省婺源縣江灣鎮曉起村村民餘志標的家,是一棟面街臨河的三層小樓。在村裡一片白牆灰瓦的徽派建築中,這棟小樓顯得格外熱鬧,尤其是樓頂上常常人滿爲患,來者只爲一件事:觀鳥。去年有逾萬名攝影師和鳥類愛好者登上了這座農家小樓,其中海外觀鳥者超過了兩千人。今年上半年,來此觀鳥人員比去年同期更多。在觀鳥圈中,老餘家樓頂享有「中華鄉村第一樓頂」的美譽。觀鳥者觀的是停歇在老餘家樓頂右邊一棵大樟樹上的小鳥。由於比周圍的樹木和建築物高出許多,視野開闊,大樟樹頂部的幾根樹枝就成了一窩「熊貓鳥」日常覓食的「工作臺」。「熊貓鳥」學名白腿小隼,因臉部像熊貓,加上非常珍稀而得名。它是國家二級野生保護動物、世界瀕危鳥類,雖其體型只有麻雀大小,卻性情兇猛,常常把體型大它幾倍的鳥類擒於爪下。白腿小隼是海內外鳥類攝影師鏡頭中的明星鳥。在老餘家的樓頂上,能夠近距離觀察到他們嬉戲打鬧、耳鬢廝磨的景象。一邊是啾啾鳥鳴,一邊是聲聲快門和驚呼,這幾乎是老餘家樓頂上每天都出現的場景。這座不起眼的農家小樓,樓齡已經十七「歲」了。當年爲了建這棟樓房,餘志標傾其所有,還欠了部分外債。小樓落成後,他隨即開了家農家飯店,利用鄉村的生態優勢招攬遊客。餘志標介紹,白腿小隼「一家」是十年前遷徙過來的。這裡日漸茂密的林地爲它們提供了安全的棲息地和豐富的食物來源,十年來,其「家族」規模也在不斷壯大。與鳥爲鄰,餘志標一家也收穫了意外的「禮物」。隨着生態遊和觀鳥熱的興起,老餘家的樓頂聲名鵲起,觀鳥者紛至遝來。爲了服務觀鳥者,主人對近百平方米的樓頂進行了加固處理,安裝了防護欄杆,還特地爲攝影師搭建了防雨棚。「站在我家樓頂拍鳥,不僅離鳥最近,背後的連綿青山也很入景,不用後期製作就很好看!」餘志標自豪地說:「去年還有三位攝影師在我家樓頂上過春節。」這個樓頂是觀鳥者嚮往的地方。在這裡,記者邂逅了一位元來自福州的觀鳥者鄭春,他說自己去年一年曾先後五次來這裡拍鳥。從老餘家的樓頂上極目遠眺,一片白牆黛瓦的曉起村安臥在層巒疊嶂之中,一灣清溪從村莊一側緩緩流過,宛如一幅潑墨山水畫。「表面看是我家的好位置帶來了好處,而真正的原因是生態變好了,遊客變多了,全村人都是青山綠水的受益者。」這位年逾六十、當過兵、經過商的樸實農家老人認爲。老餘的樓房如今既是農家飯店,也是家庭旅館,全家人吃上了生態旅遊飯:妻子當「大廚」,兒媳婦當服務員,他和兒子當觀鳥和風景導遊,兒子還兼任駕駛員,負責到火車站或機場接站。全家人忙忙碌碌,節假日客人多時更是應接不暇。老餘說,白腿小隼是「老天」派來的禮物,是人人都可以共用的天然資源,因此,他家對登樓的觀鳥者分文不取,家庭收入全部來自飯店和旅館服務。
坐在自家樓頂的平臺上,望着十五米開外白腿小隼時棲時飛的大樟樹,餘志標若有所思。他對記者說:「綠水青山及白腿小隼等鳥類資源就是金山銀山,這是‘熊貓鳥’和觀鳥客告訴我的道理。要想日子過得好,全村人都要堅持這個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