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促進消費持續增長

從今年前幾個月的統計數據看,我國內需恢復在穩步推進,消費增長保持擴張態勢,但仍未恢復到疫情前水平。把“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對“全面促進消費”的要求和部署落到實處,進一步提高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需深入分析目前有哪些制約消費的突出因素,並以此爲着眼點對症施策,統籌考慮短期措施和長期措施,從而有效促進消費的持續增長。

國內消費的特徵與趨勢

當前,我國居民消費總體處於恢復之中,但還未恢復到疫情前的良好態勢。在需求側方面零售業呈現出較好態勢,特別是疫情期間催生出的線上經濟,拉動了零售業消費的整體增長,但餐飲業、線下實體店、酒店住房、交通運輸業等領域,還都處於逐步復甦中。而且,第三產業中不同行業、不同領域存在消費不均衡現象。

總體來看,當前消費的回升雖然面臨挑戰和不確定因素的影響,但仍然具有較穩健的經濟基礎。未來消費總體將保持穩步回升、持續升級的趨勢。隨着全球疫情防控形勢的逐步好轉,我們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穩步實施培育完整內需體系的一系列舉措,國內消費市場的整體回升還有很大潛力,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有望進一步提高。

制約消費的主要因素

從現實情況看,除了受全球疫情形勢及國際經濟持續下行的影響之外,目前制約國內消費比較突出的因素還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國內消費需求轉型升級,有效供給不足。當前居民消費需求已從“有沒有”向“好不好”升級,品質型消費逐漸取代溫飽型消費,成爲人民羣衆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內容。需求側的轉型升級對供給側提出了更高要求,但在一些領域依然存在因優質供給不足而抑制居民消費意願、制約消費升級的現象,有效供給仍顯不足的問題亟待解決。

居民可支配收入水平較低,制約了消費進一步擴大。收入是消費的基礎,消費取決於收入的增長,居民可支配收入是影響居民消費的最主要因素。雖然我國人均GDP已經突破1萬美元,但人均可支配收入依然較低,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居民消費的購買力。

新型消費存在亂象,影響了消費意願。線上購物、直播帶貨等順應了疫情防控的需要和居民的消費需求,已經成爲很多人的新消費方式。但是,在發展過程中也出現了一些關係消費者切身利益的問題,如個人信息安全問題、金融風險問題、消費陷阱問題等,給消費者帶來困擾、造成損失,並使消費者的消費意願受挫。

今年穩定和擴大消費的着力點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對“穩定和擴大消費”作出了一系列部署,瞄準這些着力點,當前應重點做好以下工作。

加快推進電商、快遞進農村,進一步擴大縣鄉消費。一是應藉助近年來快速發展成熟的創新型社交電商平臺,將各類農產品與消費者需求更迅捷、更便利地鏈接起來。同時,要延伸產業鏈,大力發展農產品加工業;貫通供應鏈,完善農產品流通設施;提升價值鏈,發展新產業新業態。二是應進一步完善升級鄉村物流互聯網等基礎設施。加快建設農村現代物流體系,包括建設道路、配送中心等流通設施,打造智慧供應鏈,加快互聯網技術賦能農業生產銷售,推動建設農村供應鏈信息平臺。三是應解決好快遞物流堵在“最後一公里”的問題。通過設立電子商務服務站等打通物流瓶頸。四是應建立工業品網貨下鄉物流倉儲中心,分段分塊負責下鄉工業品和網貨物流服務。

積極拓展健康、文化旅遊體育等服務消費領域。要促進這些領域的服務消費,就要引導人們增強健康意識、加強體育鍛煉,激發人們對文化和旅遊的興趣和愛好;就要推進健康、文化、旅遊、體育消費持續提質擴容,進一步完善相關領域的消費設施,優化消費環境,提供更爲豐富和多元的消費產品和服務,健全相關消費政策,維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提升消費體驗;就要落實惠民政策,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加快相關領域的改革,最大限度地減少居民進行消費的後顧之憂,提升居民的消費熱情。

大力推進內外貿產品同線同標同質。只有讓國內外市場的產品標準相同、質量相同,才能讓適銷對路的出口產品開拓國內市場,促進國內消費。爲此,要鼓勵和支持相關企業生產同線同標同質產品;要發揮行業組織管理和服務作用,加快完善公共信息服務平臺,完善企業和產品信息公示、對接各商務平臺、公衆查詢等功能,讓更多的出口企業爲社會提供各類同線同標同質產品;還要開展產品宣傳推廣活動,幫助出口企業搭建內銷宣傳推廣平臺,精準對接消費需求,積極拓展國內市場,用高質量的產品和服務吸引國內消費者買單。

有效引導平臺企業合理降低商戶服務費。相關部門可採用相應的方式方法,通過支持平臺企業尋找和發展新的經濟增長點等,鼓勵和引導平臺企業合理降低商戶服務費。同時,還應加大監管力度,出臺相關措施及制定收費標準,對進行不合理收費的平臺企業進行約談、提醒,並要求把不合理的部分返還給商戶。

全面促進消費的長期措施

長遠來看,“十四五”時期應多措並舉全面促進消費,進一步增強消費對經濟發展的基礎性作用,暢通內外循環,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

縮小收入差距,擴大中等收入羣體。擴大中等收入羣體是新發展階段要解決的重要問題。“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提出,“實施擴大中等收入羣體行動計劃”,特別提到“以高校職業院校畢業生技能型勞動者農民工等爲重點,不斷提高中等收入羣體比重”,這很有針對性。我國有大量的高校和職業院校畢業生、技能型勞動者、農民工,解決好他們的就業問題,既有利於促進整體就業格局的穩定,又有利於擴大中等收入羣體,對於擴大國內消費市場具有巨大的拉動效應。

進行稅制改革,提升居民可持續消費能力。構建有利於調節收入分配、減輕消費者負擔的稅收制度,適當提高直接稅比重,完善個人所得稅制度等,都有利於強化減稅降費作用,提升居民消費能力。此外,還應做好保障失業羣體基本民生、挖掘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增收潛力、豐富和規範居民投資理財產品等方面的工作,這些都是提升居民可持續消費能力的有效手段。

順應消費升級趨勢,促進新型消費健康發展。在經濟全球化遭遇“逆風”疊加疫情衝擊的大背景下,網絡購物、在線教育、互聯網診療等新型消費業態和模式加速涌現,大大拓展了消費場景,有效保障了居民日常生活需要,推動了國內消費信心恢復,促進了經濟企穩回升。要加快推動新型消費擴容提質,促使國內循環更加順暢,形成對全球資源要素的引力場,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爲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同時,對新型消費在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還應加強引導和規範。要加強市場監管,引導平臺經濟健康發展。要在充分發揮平臺經濟行業自律的基礎上,引導平臺企業進行有序競爭,反對不正當競爭,維護公平有序的經營秩序,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以提振消費信心,讓新型消費成爲拉動經濟增長的新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