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望再見阿里山山葵!山葵農曆經3年覆育出適合中海拔山葵

縣長翁章樑(右)參觀金品(左)的山葵覆育園,請益關於山葵產業相關問題。(張亦惠攝)

縣長翁章樑(右)參觀江金品的山葵覆育園,請益山葵產業相關問題。(張亦惠攝)

嘉義縣阿里山鄉的特有作物「山葵」因20年前林務局國土保安,禁止國有林地栽種後,逐漸消失,山葵農也是山葵商的江金品3年前引進12種日本品種,在海拔約1200公尺的石棹地區網室栽培,成功馴化出2種適合中海拔栽種的山葵品種,預計明年能將健康種苗農民栽種。

日治時期以來山葵就是阿里山上居民賴以維生的高經濟作物,大多出口日本,但林務局2011年起以種植山葵違反水土保持生態保育等理由收回土地面積逐漸減少,不具經濟規模後因無法出口,農民種植意願低,阿里山山葵也成絕響

江金品是阿里山人,經營山葵產銷超過40年,因林務局政策關係,將山葵事業轉移至大陸雲南,爲當地居民帶來不少收入,2018年因農委會水保局中海拔山葵覆育計劃回臺,引進12種日本山葵品種在海拔約1200公尺的地方試驗,成功試出2種適合中海拔的山葵。

江金品說,山葵的根莖葉都能使用,綠梗種植約6個月時即可收成莖跟葉,紅梗則顏色不受顧客歡迎,多種植2年左右取根使用。目前正宗阿里山山葵每公斤要價2800元,未來會是山區重要的經濟作物。

日前縣長翁章樑也參觀江金品的山葵覆育園,江金品指出,預計明年就能販售適合中海拔種植的山葵健康種苗,也希望未來阿里山可以比照日本成立山葵觀光園區,帶動觀光產業。翁章樑也肯定覆育成功,未來會支持相關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