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頻傳在家猝死 邱淑媞:無症狀缺氧高達28%

疫情頻傳在家猝死 邱淑媞:無症狀缺氧高達28%(愛傳媒提供)

【愛傳媒特約記者吳思賢報導】疫情持續延燒,5月21日新增315例確診(照片爲疫情中心官網截圖),而且接連發生多起新冠肺炎患者在家猝死。醫學教授邱淑媞指出,這是因爲患者出現「隱形缺氧」,而且病人在血中的氧氣下降時,卻不會感到喘氣或呼吸加速,又稱「快樂缺氧」。邱淑媞表示,法國研究顯示無症狀缺氧比例高達28%。

邱淑媞教授目前爲醫師,也是陽明大學兼任教授,曾任國民健康署署長、臺北市政府衛生局局長,她在臉書指出:

新冠在家猝死案例頻傳,甚至死後才確診,顯示三件事:

1. 指揮中心要求有症狀纔去檢驗,這種無知政策,很要命;

2. 政府檢驗量能嚴重不足,中央不支援地方,反而叫大家不要去驗,削足適履;

3. 指揮中心竟然不知道新冠非常有名的「隱形缺氧」。沒讀書也沒看電視。

有很多人主張症者放在家裡,甚至說無症狀不要檢驗。這樣對不對?

輕症居家隔離,或沒有檢驗而待在社區,有三個缺點:  1. 可能傳給家人; 2. 可能傳給社區 (尤其同棟同層); 3. 無法臨牀監測病情出現變化時,例如出現新冠非常有名的隱形缺氧,將因太慢發現,未能及早處理,導致病情急轉直下,增加猝死風險

這在國外早已非常有名,很多新冠病人猝死在家中,但死前本來還好好的,往往沒有明顯徵兆,連叫救護車或求救都沒有,就猝死了。臺灣這波疫情,也已出現好幾位在家死亡的案例。

此種現象可能與部分新冠病人出現 “隱形缺氧 有關。病人在血中氧氣下降時,卻不會感到喘氣或呼吸加速,又稱 快樂缺氧,但這種病人預後卻很不好!  有一法國研究發現,在住院時沒有氣促現象的新冠病人中,有28%有缺氧現象(亦即無症狀缺氧),這些人有1/3住進加護病房,約1/4 (26%)死亡。

因此,所有新冠病人必須進行是否有無症狀缺氧的診斷 (例如使用血氧飽和儀、血氧分析等),有無症狀缺氧的病人,應送到醫院給予加護照護及嚴密監測。

也因爲有這樣的風險,很多國家採取集中隔離照護,例如韓國紐約對岸

當病人實在太多,集中照護資源不足,紐約市對於在家隔離的輕症病人,提供了血氧飽和儀,讓病人自我監測。英國則加上遠距連線專業監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