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低油價夾殺 臺灣具優勢再生能源需求20年來首見衰退

科學家致力開發更低污染、不與糧食爭地生質燃料原料。(示意圖達志影像shutterstock)

新冠疫情重創石油需求,但有種再生能源意外也受害。據網站科技探索」(Tech Xplore)報導,疫情降低燃料需求,加上被疫情拉低的油價,讓生質燃料(Biofuel)需求20年來首度下降。生質燃料是臺灣國際競爭優勢領域之一,除有生質柴油大廠承德油脂,受矚目的生質燃料材料巨皇草也是臺灣開發出來,此行業困境也可能影響臺灣。

IEA(國際能源署)所發佈報告指出,今年運輸用生質燃料產量下降11.6%,是20年來首度下滑,也是所有再生能源種類跌幅之最。

疫情降低運輸燃料需求影響最直接,但被疫情砍到一度見負的石油價格在競爭上也發揮殺傷力。生質柴油大致維持每桶70美元價位,而原油價格從3月以來從未超過50美元,相比之下生質柴油價格劣勢明顯。

鋰電池氫能技術突破對生質燃料也構成競爭,各國政策補貼似乎也逐漸轉往氫能,生質柴油最大市場歐盟今年就發表了規模弘遠的氫能發展計劃。有專家建議,生質燃料應該瞄準航空業,因爲空中綠色解決方案地上少很多,但航空燃油需求何時能復甦不無疑問。IATA(國際航空運輸協會)本月發表預估,明年第3季疫苗效果顯現才能帶回部分客流

生質燃料不一定能減緩全球暖化,可能也使其在再生能源中相對弱勢。以臺灣畜產試驗所開發的巨皇草爲例,能做到實質零碳排放,是因爲生長階段吸收的碳大致上等於燃燒時所排放,僅是抵銷,而不像氫能等降低碳排放。

目前生質燃料來源包括植物、廢棄食用油家畜排泄物廚餘等,但需要種植、畜養地是問題食物與燃料之爭又是一層爭議,某些種類如玉米酒精碳水化合物來源所形成碳排放和污染甚至超過傳統化石燃料。目前臺灣業者大部分以廢棄食用油、廚餘爲原料,較無爭議,此外藻類桐油樹,以及巨皇草都是正在發展中的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