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界聯盟論壇看好再生醫療潛力 COVID-19可仰細胞治療

臺灣醫界聯盟基金會執行長林世嘉指出,再生醫療具備的獨特性質與其龐大的醫療應用潛力,被視爲防疫生力軍細胞治療作爲重症新冠肺炎的支持療法,也是指日可待。

醫界聯盟、經濟部生技醫藥產業發展推動小組、生技中心2日辦理「後新冠肺炎時期生醫黑馬:再生醫療新契機論壇。林世嘉和與會專家都表示看好再生醫療潛力。

紐西蘭衛福部日前指出,新冠肺炎病患的嚴重程度,取決於個人的免疫反應,因此國際已積極探討如何利用細胞治療調節免疫系統,例如採用間質幹細胞(MSC)作爲重症新冠肺炎所引發的急性呼吸窘迫症及纖維化的支持療法。

臺灣尖端黃濟鴻副總經理舉例表示,利用免疫細胞可清除被感染細胞、利用間質幹細胞抑制免疫風暴、利用間質幹細胞治療纖維化組織等,都是再生醫療於對抗新冠肺炎的潛力。

訊聯康清原總經理則引用國際研究指出,預防和降低細胞激素風暴(免疫風暴),可能是挽救重症新冠肺炎患者關鍵,而間質幹細胞(MSC)具有強大的免疫調節功能,並可協助修復受傷組織,因此可支援重症新患肺炎的急性呼吸窘迫症及肺纖維化。

然而,細胞治療在新冠肺炎的應用不可能用病患的自體細胞,因爲已感染病毒的病患身上不易取出健康的細胞,而需用「異體細胞」進行治療。但是,目前臺灣人體器官保存管理中,可儲存的細胞種類不包含MSC,與會的與談專家皆建議細胞保存應增列MSC,並請法規單位研擬相關的緊急法規授權,才得以因應未來緊急疫情的發生。工業研究院生醫與醫材研究所林啓萬所長指出,未來再生醫療勢必走向自動化及智能化生產體系,臺灣發展再生醫療產業可思考於專業代工服務整廠輸出方面努力。

艾默生李幸懋總經理亦說明,再生醫療製程仍然面對許多挑戰,尤其是細胞製程中每個環節都要經過層層檢測,要升級細胞治療,就必須先建立優質的檢測方法。經濟部工業局陳佩利主任秘書表示,面對後新冠肺炎時代,生醫產業也要思索如何運用既有強項發展下一步,而再生醫療是一個重要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