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冠城》世界不會等待美國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左上)、歐洲理事會主席米歇爾(右上)、以及德國總理梅克爾(左下)、法國總統馬克洪(下排中)和歐盟執委會主席馮德萊恩,昨舉行重量級視訊會議,共同見證中歐簽署歷史性投資協定。 (美聯社

2020年12月30日中共國家主席習近平通過視頻和歐盟領導人、德國總理梅克爾、法國總統馬克宏共同宣佈完成雙方投資協定的談判,只待歐洲議會通過即可生效。該協定除了提升雙方經濟合作發展的水平之外,對新冠疫情後的世界政治經濟格局有重大的意義

首先,「新冷戰」將胎死腹中。美國金融危機爆發後,發現中國崛起的勢頭越來越明顯,如不加以遏制以後更難阻擋。於是從歐巴馬開始推動「重返亞太」的戰略構想,對中國進行戰略圍堵。川普政府對中國大陸的遏制更加積極,鼓吹所謂的「新冷戰」。

拜登雖然尚未提出完整的對華政策,但是結合盟友共同抗中大方向不會改變。拜登任命的國務卿和國家安全顧問都是「知歐派」,打算聯歐制中的意圖十分明顯。但是「中歐投資協定」通過後,雙方經貿關係深化,與美國共同抗中的力道將會大減。與冷戰時代不同,當時蘇聯結合以東歐爲主的共產國家自成體系,與西方國家貿易往來不密切,現在再出現冷戰結構的機率幾乎不可能,川普政府極力推動的新冷戰將胎死腹中。

第二,美國單邊主義失去盟友信任。川普上臺後,一切以美國優先,對盟友頤指氣使,錙銖必較。美歐關係出現結構性的改變,讓歐洲人認爲應該走自己的路而不再以美國馬首是瞻。美國對國際協議與國際組織不願分擔責任,紛紛退出,失去世界領袖的領導地位。川普雖然下臺,川普主義的幽靈仍在,甚至川普可能在2024年再度出馬,這都讓歐洲對於美國餘悸猶存,失去信心。連美國經濟學家克魯曼都在《紐約時報》發文感嘆「美國治世」(Pax Americana)一去不返。

第三,美國對中貿易戰失靈。從2018年起美國對中國大陸發動貿易戰,對多項產品提高關稅,不但未能減少中國對美出口反而加大貿易順差,美國對中國商品提高關稅,反而苦了美國的消費者。美國希望能去中國化,但是美國對外商品需求龐大,一時很難找到其他的供應者,新冠疫情爆發後更加困難,原本被寄予厚望的印度至今仍受困於嚴重的疫情,要取代中國的世界工廠地位仍有漫漫長路要走。而中國大陸也從《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與「中歐投資協定」找到突破口

第四,世界經濟進入新格局。在可預見的未來,世界經濟格局將是多個區域經濟體的互動。中國同時參與兩大區域經濟體,將在全球經濟扮演軸心的角色。中國在RECP中的GDP總量佔比超過5成,對東亞區域經濟的意義將是由所謂「龍騰效應」取代「雁行模式」。也就是不再是由日本領頭帶動,以美國爲最終市場,引導東亞新興國家工業化的發展模式。如今中國龐大的市場與強大的製造能力,將成爲東亞國家發展的火車頭,而產生龍騰效應。

而歐洲是中國「一帶一路倡議」的終點站,雙方簽訂投資協定後對於一帶一路的發展將會起加速的作用,近年來中歐班列已經漸漸發揮經濟效用。未來在巴黎一雙愛迪達運動鞋的售價很可能比在紐約便宜上許多。而一帶一路的成功將會帶動沿線國家的經濟發展,尤其中亞、東歐、南歐等地區對於困擾歐洲已久的移民問題、債務問題和難民問題都將得到紓解。

美國對於中歐簽訂投資協定當然有意見。在簽訂前數日,被拜登提名爲國家安全顧問的蘇利文在推特上表示拜登政府「歡迎儘早與我們的歐洲夥伴磋商」。中歐投資協定簽訂後,川普政府副國安顧問波廷傑表示對歐洲急於與中國大陸簽訂協定感到震驚和不解。美國還對法國酒品和德國零組件進行關稅報復以示不滿。但這些作爲都無法改變歐洲的意願。在經濟上,歐洲經濟受到疫情的重創急需外來投資與外部市場;在政治上,在拜登提出完整的對中政策之前搶佔先機,可提高政治籌碼。

新冠疫情彷彿一場戰爭,對世界格局產生重大的影響,世界不會等待困於內鬥與疫情的美國,自然也不會爲了臺灣而放慢前進的腳步。

(作者爲退休大學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