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媒評社區團購:巨頭不能一窩蜂地比誰能砸更多錢

經濟日報12月24日消息,12月22日,市場監管總局聯合商務部組織召開規範社區團購秩序行政指導會,阿里巴巴、騰訊京東美團、拼多多、滴滴6家互聯網平臺企業參加。會議提出,互聯網平臺企業要嚴格規範社區團購經營行爲,嚴格遵守“九個不得”,包括不得低價傾銷、不得違法實施經營者集中、不得利用數據優勢“殺熟”、不得銷售假冒僞劣商品等。這9條紅線直指社區團購目前最被人詬病的“低價傾銷”和互聯網平臺企業長期存在的不正當競爭、大數據殺熟、假貨氾濫等行爲,抓住了問題的要害。

社區團購本身是值得鼓勵的業務。商品預售可以減少庫存、降低損耗;互聯網平臺幫助對接產地直銷,幫助農戶工廠拓展銷路;三四線城市消費者也能夠以較低的成本買到過去買不到的產品。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後,很多小區封閉管理,社區團購極大方便了羣衆購物,這也是某些社區團購企業異軍突起的重要因素。由此,業內也普遍看好社區團購創業公司

但是,當巨頭們帶着鉅額補貼、數據優勢、流量優勢進軍社區團購,卻帶來一些問題。互聯網巨頭以低價爲最大賣點,通過現金補貼、流量傾斜強烈衝擊上游生產企業的價格體系,並頻頻投資、收購創業公司,以至於抗風險能力較弱的小菜販、小零售店更是無力招架。人們擔心這一輪資本盛宴重蹈共享單車長租公寓覆轍:中小企業在資本浪潮中迅速倒閉消失,而剩下的巨頭開始漲價,將之前的現金補貼連本帶利收回,最終讓消費者埋單。

巨頭們必須先糾正一個理念偏差:低價不是王道性價比纔是。網絡上,有不少消費者吐槽團購的商品質量差,貨不對版,不如在超市、菜市場裡挑選的好。可見,低價並非消費者的唯一關注點。性價比怎麼來?從社區團購的商業模式來。社區團購本質是對農產品、消費者零售環節的再造,是對供應鏈重塑。互聯網巨頭們是從創新中成長起來的,手握技術、資本、大數據,又各有所長,完全有能力更好地研判商品預售趨勢、壓縮供應鏈、提升物流速度、完善售後服務。如今放棄多年積累的優勢,一窩蜂地比誰能砸更多錢,這不是丟了西瓜芝麻嗎?

社區團購能夠更好滿足消費者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特別是在非一線城市會大有可爲。破除對極致低價的盲目追求後,互聯網巨頭們應將注意力放在產品品質、性價比、服務體系客戶黏性等方面,這樣才能在競爭中培養出消費者信賴的社區團購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