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市城市總體規劃(2017-2035年)》草案公示

2月24日23時59分,廣州國規委發佈信息稱,《廣州市城市總體規劃(2017-2035)》草案已經編制完成,於2月24日至3月25日進行爲期30天的公示。根據該規劃草案,2035年廣州常住人口規模將控制在2000萬人左右,比2016年末的人口數增加600萬。本次規劃還提出,至2035年廣州城市軌道網絡達2000公里,爲現在的5倍草案。該規劃特別提出要“強南沙”,南沙將實現30分鐘直達大灣區主要城市中心區和重大交通樞紐。另外,除了荔灣越秀天河海珠等區外,番禺廣明高速以北地區區域也明確納入了城區範圍

城市規模

2035年常住人口規模控制在2000萬

根據廣州市統計局公佈的數據,2016年末,廣州市常住人口爲1404.35萬人。2016年2月,國務院公佈了關於《廣州市城市總體規劃(2011—2020年)》的批覆,其中要求到2020年,廣州市域常住人口控制在1800萬人以內。2016年3月底,廣州市政府印發的十三五規劃綱要則提出:到2020年,全市戶籍人口控制在920萬人以內,常住人口控制在1550萬人以內。

該規劃草案提出,要科學調控人口規模,2035年常住人口規模控制在2000萬人左右,同時按照2500萬管理服務人口進行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配套。

這意味着廣州從2017年至2035年,規劃範圍內增加的人口約爲600萬,平均每年可增加的人口爲33.3萬。廣州市統計局公佈的數據顯示,2016年末廣州市常住人口比2015年末增加了54萬人,增長了約4%,增加人數超過了33.3萬的平均值。不過,2016年這4%的增速是廣州近年來的最大值,2015年、2014年的人口增速是3.22%、1.19%,再之前的三年都是在1%以下。

該規劃同時提出,要有序疏解舊城區人口,引導人口向城市外圍集聚。擴大基本公共服務在不同羣體、不同地區的覆蓋範圍。用地規模方面,規劃提出要嚴控總量,逐步減量,精準配置,提質增效。以資源環境承載爲硬約束,嚴格控制建設用地規模,實現2020年後新增建設用地逐步遞減。

城市定位

逐步建設成爲“引領型全球城市”

2005年12月22日,國務院原則同意了《廣州市城市總體規劃(2001—2010年)》。在批覆文件中,國務院對廣州作出如下定位:廣州市是廣東省省會華南地區中心城市之一,國家歷史文化名城。2016年2月5日,國務院原則同意了《廣州市城市總體規劃(2011—2020年)》。在批覆文件中,國務院指出:廣州是廣東省省會、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我國重要的中心城市、國際商貿中心和綜合交通樞紐。專家指出,國務院2016年的批覆則首次確立廣州國家重要中心城市地位,同時還出現了“國際”二字,廣州城市定位上升到了全球、國際層面的體現。

從最早期定位爲廣東省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到華南地區中心城市之一,再到我國重要的中心城市,廣州城市定位在國務院對城市總規的批覆中逐漸提升。

本次規劃草案中,廣州的目標願景是“美麗宜居花城 活力全球城市”。城市性質爲:廣東省省會、國家重要中心城市、歷史文化名城、國際綜合交通樞紐、商貿中心、交往中心、科技產業創新中心,逐步建設成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引領型全球城市。

城市結構

番禺部分區域首次納入主城區

廣州主城區包括哪些範圍歷年來廣州官方各類文件均有不同的提法。比如廣州市政府印發《廣州城市更新總體規劃(2015—2020)》的就提出,廣州中心城區範圍包括荔灣、越秀、天河、海珠四區全部,白雲區北二環高速公路以南地區,黃埔區九龍鎮以外地區。本次規劃草案則明確將番禺區廣明高速以北地區納入了主城區的範圍。該規劃提出,要形成“主城區-副中心-外圍城區-新型城鎮-鄉村”的城市空間網絡體系。其中,主城區包括荔灣、越秀、天河、海珠四區,白雲區北二環高速公路以南地區、黃埔區九龍鎮以南地區及番禺區廣明高速以北地區。主城區是承擔科技創新、文化交往和綜合服務職能的核心區域。

記者查看發現,番禺區廣明高速以北地區覆蓋了廣州大學城、廣州長隆、大石、洛溪南村鎮等大片範圍。

規劃提出的副中心包括南沙區全域。該區域是廣州副中心與功能完整的濱海新城,也是廣州面向粵港澳大灣區重要的門戶

外圍城區包括花都城區、空港經濟區、知識城、番禺南部城區、從化城區和增城城區,是承接主城區人口、功能疏解的主要區域和外圍綜合性服務地區。

新型城區包括相對獨立的建制鎮,是鄉村地區的服務和產業集聚中心。

鄉村包括農村居民集中居住、發展鄉村產業、傳承與活化嶺南傳統民俗文化的重要載體。

值得關注的是,該規劃草案中的規劃圖上,備受關注的廣州第二機場被單獨標出,選址在增城正果鎮。資料顯示,正果鎮地處增城東北部,廣州市最東部,北迴歸線橫穿中部,東北與惠州龍門縣交界,東南依博羅縣羅浮山麓。廣(州)河(源)高速、從(化)(東)莞深(圳)高速貫穿全鎮。全鎮總面積239.41平方公里。增城區人民政府在去年11月16日的一份“工作情況通報”文件上提及,廣州第二機場明確落戶增城正果鎮,正式命名爲廣州正果國際機場

公共配套

至2035年城市軌道網絡達2000公里 爲現在的5倍

2017年底,廣州地鐵發佈消息稱,廣州地鐵四號線南延段、九號線一期、十三號線一期和十四號線知識城支線等四條新線開通後,地鐵線線路長度增加81.6公里,達到390.6公里,穩居全國第三、世界前十。按照去年3月國家發改委批覆的《廣州市城市軌道交通第三期建設規劃(2017~2023年)》,廣州將建設10條地鐵新線路,總長度258.1公里,總投資2196億元。到2023年,廣州將形成18條線路、總長800公里的軌道交通網絡。

該規劃草案則提出,廣州要建設世界級空港、海港和鐵路樞紐。至2035年,廣州要建成2000公里左右城市軌道網絡。這也意味着,到2035年,廣州城市軌道線網線路長度有望達到目前的5倍。

另外,按照規劃,至2035年,廣州航空樞紐設計年吞吐能力將達1.2-1.4億人次,國際航空旅客中轉率達到35%以上;廣州港貨物年吞吐量達7.5億噸,集裝箱年吞吐量3600萬標準集裝箱;廣州鐵路樞紐客運量超3.97億人次,貨運量超過0.77億噸。

強南沙:30分鐘直達大灣區主要城市中心區和重大交通樞紐

規劃草案特別安排章節提出,要“強南沙”,建設粵港澳大灣區核心門戶。規劃對南沙的發展定位爲:高水平對外開放門戶樞紐、綠色智慧宜居城市副中心、粵港澳大灣區綜合服務功能核心區和共享發展區。

規劃提出,要強化南沙粵港澳大灣區核心功能。其核心功能包括大灣區交通中心和綜合服務功能核心區。爲強化南沙大灣區交通中心功能,規劃提出要推進南沙樞紐站規劃建設和提升慶盛站綜合交通服務能力。推進建設南沙與廣州主城區、香港國際機場、深圳寶安國際機場、廣州南站暢達的高速交通走廊,實現30分鐘直達大灣區主要城市中心區和重大交通樞紐。

爲強化南沙大灣區綜合服務功能核心區功能,規劃提出要重點發展國際航運、國際服務貿易、國際創新金融、科技創新、國際交往等功能。

根據規劃,南沙還將建設粵港澳全面合作示範區:面向港澳實施更大程度的先行先試和更高水平的開放政策。加強與港澳在離岸貿易、高技術服務、教育培訓、高新技術產業、高端醫療產業等領域的合作。充分考慮港澳人士在南沙生活的需求,完善出入境、通關、居留等服務設施,積極引入國際知名學校、職業教育培訓機構、醫療機構。

廣州還將探索建設自由貿易港。對標借鑑國際最高水平,在南沙、黃埔、空港經濟區探索建設自由貿易港。

【記者】劉懷宇

【長圖來源】廣州市國土資源和規劃委員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