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龍勝:龍脊梯田文化節展示非遺魅力

新華社南寧6月10日電 6月9日,第六屆龍脊梯田文化節在有“世界梯田原鄉”之稱的廣西龍勝各族自治縣開幕,眼下龍脊梯田全面注水,開啓又一年的美麗農耕模式,原汁原味民族風情和多姿多彩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令人陶醉

龍勝主要有苗、瑤、侗、壯、漢5個世居民族,同時擁有中國文化旅遊大縣與中國生態旅遊大縣兩頂桂冠。龍脊梯田文化節之前已成功舉辦五屆。本次梯田文化節期間當地舉行了民族服飾藝術巡遊團圓舞、非物質文化遺產展演、獨龍舟表演等系列民俗文化活動。

開幕式紅瑤女子表演的長髮舞頗爲驚豔。紅瑤是瑤族的一個分支,族中女子從小蓄髮,一般只在18歲成年時剪髮一次,因此很多紅瑤婦女頭髮的長度往往可達2米以上。

在龍脊鎮“天下第一長髮村”黃洛瑤寨採訪發現,長髮女子衆多,全村80多戶人家,頭髮長達1米以上的婦女就有70多人。歡迎遠方客人到來時,這些瑤族女子來到江邊,解開盤在頭上的長髮,唱起世代傳唱的民歌《長髮梳妝》:一梳長髮黑又亮,二梳長髮等情郎……到龍脊梯田景區旅遊的遊客都會在黃洛瑤寨停留。

民族服飾文化大巡遊中,來自貴州省臺江縣、廣西龍勝縣等地的37支少數民族隊伍身着盛裝參加巡遊展演。苗家阿妹銀飾十分亮眼。在中國多個民族的習俗中,銀是護身的吉祥物苗族銀飾工藝尤爲精湛,主要有龍、鳳、奔馬等形態各異的造型。

龍勝縣平等鎮廣南侗寨侗族同胞帶來了草龍草獅表演。一隻草龍需要用上百斤的乾草加上竹、藤等製成。侗族人認爲,用這些自然界的物產製作更有靈氣。草龍草獅技藝已經入選廣西非物質文化遺產。

在龍勝縣,瑤族居住歷史久遠,瑤族有“織績木皮,染以草實”的紡織、服飾印染製作工藝,技藝以母女相傳爲主要傳承方式,沿襲至今。黃洛瑤寨瑤族婦女潘繼鳳,自幼隨母親學習製作紅瑤服飾,掌握了全部製作工藝,她是廣西紅瑤服飾製作技藝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

潘繼鳳說,紅瑤服飾製作的主要傳統技藝有紡織、蠟染刺繡三種,均爲手工,其中刺繡又稱挑花,以藍布爲底,用各色蠶絲線挑繡圖案,用於製作花衣,繡時無須畫圖反繡則是在背面運針,正面成圖案,以平整、細密、生動爲優。

隨着龍勝旅遊業聲名遠播,如今紅瑤服飾製作工藝已在海內外產生較大影響,引起多方學者的關注與研究。2014年,紅瑤服飾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龍勝各族自治縣縣長永合表示,龍脊梯田文化節是各族同胞的一次民族盛會,它濃縮了苗、瑤、侗、壯、漢等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這一文化節連續舉辦多年,極大促進了少數民族文化的傳承和發揚,也增進了民族團結進步,已經成爲龍勝極具魅力的文化旅遊品牌。(採寫記者:覃星星、曹禕銘、黃碩、李絢麗)

(原標題:廣西龍勝:龍脊梯田文化節展示非遺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