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指出「海洋塑膠生物圈」攜帶大腸桿菌等病菌 恐增疾病傳播風險

新興科技媒體中心今(16)日舉辦「海廢塑膠生物圈記者會」,邀請學者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共同關注海廢塑膠生物圈議題。(李柏澔攝)

根據日本東京農工大學2001年研究指出,含有塑膠微粒物質吸收有機污染物的濃度是一般海水的10至100萬倍。(新興科技媒體中心提供/李柏澔臺北傳真)

2013年科學首度提出了「海洋塑膠生物圈」的概念,海洋中的廢塑膠碎片因爲疏水、漂浮等特性,提供海中微生物合適的繁殖環境,近年相關研究發現,海洋中的塑膠碎片存在着大腸桿菌以及其他具抗生素抗藥性細菌,可能會增加疾病傳播風險以及途徑

新興科技媒體中心今(16)日舉辦「海廢塑膠生物圈記者會」,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國立東華大學海洋生物研究所陳德豪副館長表示,根據英國研究指出,沙灘上的微塑膠檢測出大腸桿菌,國內墾丁沙灘也普遍存在小於5毫米的微塑膠,這可能會成爲病菌、具抗生素抗藥性等細菌遠程散佈的新途徑

陳德豪指出,海生館抓獲沿岸117只魚種中,平均每隻消化道里存在5.62顆微塑膠,海生館收容海龜中每隻排泄均發現塑膠微粒,但目前尚無相關科學證據顯示微塑膠上的微生物會危害海鮮食用安全。

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海洋生物研究所何攖寧助理教授指出,全球一年有800萬噸不當處理的塑膠廢棄物流入海洋,其中86%來自亞洲地區,根據日本東京農工大學2001年研究指出,含有塑膠微粒的物質吸收有機污染物的濃度是一般海水的10至100萬倍,塑膠生物圈不僅將外源病原菌帶入新的海洋環境生態當中,也包含外源的微生物基因信息,進而影響區域生態。

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海洋環境與生態研究所暨海洋中心終身特聘教授龔國慶表示,根據海研二號在東部海域現場調查,每1000公噸的黑潮海水含有約50片1至5毫米大小的塑膠微粒,尤其當黑潮流經臺東含量會增加5倍,證實海廢會以塑膠微粒的型態進入海洋環流循環

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海洋環境與生態研究所暨海洋中心助理教授許瑞峰提到,浮游植物分泌的胞外聚合物 「海洋膠水」會附着二氧化碳與微生物,沉降到海底會封存二氧化碳,但奈米級大小的塑膠微粒會促使海洋膠水分泌過多,使浮游生物、海洋生物糞便顆粒及環境賀爾蒙等聚集,形成污染不純淨的「海洋雪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