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錯了 脹氣別吞胃藥!研究:會害小腸壞菌增生

脹氣是最常見的消化道疾病,國人常用胃藥止胃痛也是造成腹脹的一大原因。(示意圖/ Shutterstock )

脹氣是最常見的消化道疾病,國人常用胃藥止胃痛也是造成腹脹的一大原因。醫師表示,脹氣主要有4大原因,包括腸道菌相失衡、消化不良等。其中,腸道菌相失衡即與小腸細菌增生有關,胃藥就是一個常見導致小腸細菌增生的藥物,有研究指出,長期服用胃藥會增加50%小腸細菌增生的風險,導致脹氣等不適狀況。

根據衛福部統計,國人每年因消化困擾而就醫的人數高達470萬人。基隆長庚醫院胃腸肝膽科醫師錢政弘在《下班經濟學》表示,有時民衆認爲的腹痛其實是腹脹,腹脹主要有4大原因,包括腸道菌相失衡、吃易脹氣食物、消化不良、胃腸結構異常。

有關腸道菌相失衡,他表示,小腸原本應無細菌,細菌應存在於大腸中,有人因飲食或藥物,使得大腸細菌竄至小腸內,食物的發酵提早於小腸中進行,讓人容易在腹部產生腹脹不適。

此外,不正確的使用胃藥也是原因之一。錢政弘表示,胃藥應用於消化性潰瘍,若消化性潰瘍療程結束後,就不應再使用胃藥,否則因常見的胃藥質子幫浦阻斷劑這一強效的胃酸抑制劑,會使得胃酸無法殺菌,造成小腸細菌的增生,反而更容易導致脹氣。

他並表示,曾有研究指出,長期服用胃藥會增加50%小腸細菌增生的風險,導致脹氣等不適狀況,若非需要,勿濫用胃藥,以免造成腹脹難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