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觀點-美國認證?匯率操縱的裡裡外外

美國財政部再次將臺灣列入涉嫌匯率操縱的「觀察名單」內,一時間臺、美友好的想像,似乎在瞬間就被凍結。臺海風雲本已詭譎多變,兩岸經貿關係也難脫地緣政治管控盤算。尤其面對川普總統與總統當選人拜登,兩黨持續的權力拉扯;川普策士圈在選票爭議的州,像擁有20張選舉人票的賓州來發動司法訴訟,甚至不惜主張戒嚴和要求要重新投票

國內海外臺資企業,一向仰賴在中美臺之間進行三角貿易,年度出口接單又必須與四小龍做短兵相接;匯率的季節性波動跟貿易的競爭表現,影響既微妙且深遠。也因此,臺灣再次被列入觀察名單之後,立即引發工商團體、民間智庫朝野立委高度關切。

身處第一線烽火中央銀行副總裁嚴宗大先生當即表示,美國呈交給國會的匯率報告部分是出於自身利益的維護,所以有如此的評斷;但臺灣也有宏觀全局考量在,央行維持臺幣匯率的相對穩定,仍舊是必要的努力。前行政院長陳沖先生也在其所主持的新世代金融基金會,點出美國財政部評估標準與其他先進國家所看重有明顯的不同;於匯率操縱國的簡單認定,爭議頗大。

常年遭逢貿易逆差的美國,社會民心所繫政黨立論,經常在全般的市場開放與技術性調控,來回做爭辯;打從兩次石油危機以迄,歷任總統無不盡心於就業創造和強化做對手國家的政策監控。長年指控的貿易干擾項目,從鐘錶仿冒的打假、科技航太產業補貼、農產食品的非關稅障礙,一路到東亞國家最常被點名的匯率操縱。

臺灣曾三度被列爲匯率操縱國,對美國貿易享有高額順差則是主因;此番的再次被列入,充分反映國際經濟與美國國內政治情勢的變化。究其實,晚近重新回溫的臺、美貿易,主要建基於軍事互信的需要和在美國的聯邦補助款項下,由國會做成對電信電子產品採購,有來源國的限制。

雖然對於美國製品的產出供應,臺灣增加不少在礦油與石化產品的進口;高科技業長年的設備投資軍購支出,更創下晚近以來的新高峰。因着美、中貿易摩擦的加劇,還擴大采購大豆等的雜糧作物,像是在非洲豬瘟大流行的末期,禁止養豬戶廚餘餵豬,而必須做大宗物資差價補貼等的政策配合。

情勢使然,終究讓臺灣對美順差,一舉衝破200億美元的門檻標準。

短期內只要做好順差增加的完整追蹤,充分「以子之矛來攻子之盾」的善巧做說明,應該可以得到拜登新政府的諒解。但長期來看,避免再次遭到美國所採行的貿易報復,生產供應鏈的海外移轉與服務出口能力的擴張,即使從八○年代至今,已持續努力了四十年,依舊是一條必走的道路。

愛臺灣的產業投資與臺商資金迴流,可不能只把中、美、臺的三角貿易,給拉直而成爲臺、美雙邊的貿易摩擦。因此,國人必須深自惕勵,一起確保新世代的教育養成,能夠保有國際觀與敢於出走全球的人才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