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匯率操縱國 臺恐三度上榜

美國財政部本週四將發佈拜登上任後首次匯率報告,傳臺灣遭列入匯率操縱國的機率相當高。央行表示,會盡力跟美國方面溝通,取得美方諒解。(路透

外電報導,美國財政部即將於本週四發佈拜登上任後首次匯率報告,傳出美國財長葉倫爲避免讓美中衝突升溫,傾向不把中國列爲匯率操縱國;臺灣則因去年下半年新臺幣狂升,中央銀行干預幅度已「超標」,遭列入匯率操縱國的機率相當高。對此央行表示,會盡力跟美國方面溝通,取得美方諒解。

避免衝突升溫 傾向排除大陸

美國財政部慣例在4月、10月公佈匯率操縱國名單,不過在前總統川普時代,已將這份匯率報告政治化,不僅在非常規時間,在中國並未符合匯率操縱的指標下,直接把中國列入匯率操縱國名單,祭出關稅制裁,去年4月、10月則是都沒公佈,遲至12月才公佈。

根據外電報導,葉倫爲避免與中國發生新的衝突,不打算將中國列爲匯率操縱國,唯美國財政部發言人對此並未證實。另有一說則是,美國財政部正討論揚棄川普時代,將匯率報告作爲外交武器作法調整相關資格,而這可能使審查國家數量減少近一半。

美國財政部的匯率操縱國標準有三,一是貿易順差超過200億美元 、二是經常帳順差超過GDP的2%,臺灣這兩項都符合,所以僅被列入匯率操縱國的觀察名單;至於三是匯率干預金額國內生產毛額(GDP)比重超過2%,過往並未達標

臺灣在1988年與1992年都被列爲匯率操縱國,在2016年4月及10月、以及2017年4月,則被列入觀察名單。此次可能重新上榜,是因爲央行去年大買391億美元阻升新臺幣,換算干預金額達國內生產毛額GDP約5.63%。

對於可能三度被列匯率操縱國,央行總裁楊金龍先前曾解釋,面對美國等大型經濟貨幣政策外溢效應,臺灣等小型經濟體包括金融穩定、實體經濟活動物價都受影響,積極調節匯市是必要之舉,這是央行職責

楊金龍盼美能瞭解小國困境

央行表示,相當尊重匯率報告,這也是美國國會要財政部做的,會好好與美方溝通,取得其諒解,也盼美方能瞭解小國困境,畢竟去年受到美中貿易衝突、疫情與美國實施無限量量化寬鬆政策影響,三項指標恐失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