籲分批解禁「小明」回臺 洪奇昌:有助兩岸互釋善意

▲前海基會董事長弘久社會關懷協會理事長洪奇昌。(圖/記者陳政錄攝)

記者陳政錄/臺北報導

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後,臺灣拉高中國大陸人民赴臺管制,導致除持居留證陸配外,持團聚簽證陸配、無臺籍子女小明」們無法來臺,前海基會董事長洪奇昌今日出面呼籲,政府可在國內疫情趨於穩定下,基於人道考量「分批逐次」讓這些案例返臺。他受訪時說,此舉也是針對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所釋出的一個善意。

洪奇昌曾任民進黨籍立委,於2007年到2008年擔任海基會董事長一職,現任弘久社會關懷協會理事長,近期兩岸不少家庭因疫情分隔兩地,接獲不少陳情案件,於今日下午出面接受媒體訪問,盼社會能以更開明的態度,來討論、檢視小明回家問題

▲臺灣滯陸孩童父母自救會日前到疾管署陳情。(圖/記者屠惠剛攝)

洪奇昌表示,目前滯留在大陸的小明們,約還有1500人以上。他建議,如果這些小明們,已經取得臺灣居留權,也跟父母在臺生活一段時間,政府應可考量讓他們回到臺灣,並採取階段性方式,譬如趁暑假期間、九月開學前,按照病毒兩週的潛伏期,分二到四個梯次,讓有就學、就醫需求的小明們,回到臺灣。

洪奇昌補充,就疫情來看,政府將全世界屬於低、中風險國家優先進行開放,若政府判斷中國大陸疫情改善,符合我方防疫條件後,在基於人道防疫原則下,逐步考慮讓小明回來,「也是對兩岸和平發展所釋出的一個善意。」

他表示,在當前的時空背景下,兩岸應藉由可行、可操作的議題來互相展現善意,「當然我也希望北京能瞭解到,今天台灣的民意」,以漸漸建立互信、制度化的溝通管道。洪奇昌說,如近期北京解放軍機多次進入臺灣防空識別區,就會造成兩岸關係往負面方向走,期待未來兩岸小兩會「海基會、海協會」到大兩會「陸委會、國臺辦」,能逐步展開溝通、重啓兩岸關係。

►他奶奶美麗秘訣

►不再眷戀青春,因爲我持續擁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