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評/促成兩岸自然善意互動
旺報社評
中共二十大閉幕之初,全世界都替臺灣緊張,但隨後大陸接連釋出軟訊息,蔡政府也鬆綁港澳人士、陸籍研修生來臺限制,大陸貓熊專家抵臺探視重病中的團團,兩岸情勢反而顯得鬆緩。這是一個好的現象、好的開始,希望是促成兩岸自然善意互動的契機。
軟的一手讓人有感
大陸對臺政策的硬軟兩手,長期以來都是各界議論的話題。何者爲硬、何者爲軟?何時更硬、何時更軟?對誰硬、對誰軟?不僅衆說紛紜,而且大有門道。傳統認知,大陸對民進黨和臺獨屬於只會硬不會軟,過去大陸曾有過務實派,願意多給民進黨一些時間做出調整,2016年蔡政府上臺初期,也曾有一段「沒那麼硬」的調整期,但後來雙方都愈來愈硬,兩岸失去妥協空間。
大陸對非臺獨政黨、一般民衆一直很軟,持續釋出惠臺紅利、感情號召、交流機遇等等。不過,近些年由於民進黨接連勝選,大陸內部出現對臺灣「沒必要軟」的聲音,北京官媒、學者時不時敲打國民黨內「反共藍」,兩岸關係愈來愈緊張。
相較經貿、文化層面,大陸在軍事、外交上對臺向來以硬的一手爲主。馬政府時期,兩岸曾協商建立軍事互信機制,最後無疾而終,在臺灣社會眼中,解放軍始終以「文攻武嚇」的負面形象存在。兩岸外交更是如此,馬政府執政任內,雙方都有意避免在國際空間問題上「內耗」,臺灣亦獲得參加世衛、民航大會的資格,但兩岸民間在國際場合圍繞主權、名分的爭議,仍然難以避免,並多次刺激臺灣內部的統獨敏感神經。當時就有觀點指出,大陸對臺灣的一次意外「硬話」或「硬動作」,往往毀掉幾年努力才點滴積累出的「軟善意」。
這就是問題所在。大陸對臺的所謂「硬」或「軟」,絕非簡簡單單在不同對象之間切換,就能取得預期的政治效果,這是大陸過去5年、10年乃至20年對臺政策需要反思的問題,也是觸及到深層次對臺思維或邏輯的問題。首先是兩岸制度和意識形態不同,固然這「不是分裂或臺獨的藉口」,但是不能否認此一差異對「認同」所造成的影響,而大陸又找不到如何爭取、引領檯灣民意的方法與通道,對臺政策往往初衷沒有問題,結果卻適得其反。尤其是當民進黨執政時,這樣的情況更加嚴重,以至於兩岸關係陷入惡性循環。
硬的一手不怒自威
臺灣的民選政治雖然有各種各樣問題,但有兩個特質是北京難以感知的:第一,民衆對臺灣有認同感,選民樂見藍綠白互鬥,甚至親身參與鬥爭,但對大陸的攻訐卻不能接受,會認爲是「打到自己頭上」。第二,臺灣政治就是媒體政治、作秀政治,討好選民大於天,這是各黨派都不敢違逆的規則,這就決定了大陸對臺灣拋出的「硬話」,都和臺灣輿論生態格格不入,註定會被曲解、操作,最終難以被民衆接受。
大陸應該思考如何發揮自己的優勢,臺灣經濟高度依賴大陸、8月圍臺軍演充分展現大陸的軍事實力,再加上愈來愈多證據顯示,美國和西方政治人物挺臺的目的,主要在自己的國家利益,美中關係護欄下,國際社會不會承認臺灣爲主權獨立國家,憲法一中架構不可能改變。因此,大陸對臺灣的「硬」應該是隱而不發、不怒自威,大陸愈有自信、對臺灣的實力優勢愈大,在言行、表態上反而應該愈「軟」,讓臺灣嚮往、尊敬大陸,纔是爭取民心、心靈契合式統一的最佳路徑。
二十大後北京高層密集展開外交行動,宣示改革開放的路線不動搖,亦釋出防疫逐步鬆綁的訊息。兩岸情勢依然嚴峻,但如果雙方都有促交流的善意,應該抓住機會順水推舟,拿出新思維與新方法,帶領兩岸關係走出險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