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報社評》珍惜得來不易的兩岸善意

社評

北京發生嚴重水災,居民生命財產損失慘重,蔡英文總統第一時間表示關心與慰問,期盼受災地區早日脫離洪害,回覆正常生活,副總統賴清德與陸委會也表達慰問關懷之意。兩岸兵兇戰危,民進黨政府高層主動對大陸表示善意,雖然只是口惠,但仍值得肯定。畢竟兩岸一水相隔,沒有解不開的仇,只要大家有同理心,多積累善意,臺海不應戰雲密佈。

洪澇之患人道關懷

蔡英文執政7年多來,拒絕接受九二共識,但戮力維持現狀,並未走向法理臺獨。兩岸走向對抗,主要還是民共兩黨互信不足,大陸不信蔡英文不搞臺獨,蔡英文認爲大陸要併吞臺灣,於承受大陸反獨壓力後,轉向美國尋求支援,美中關係惡化又給了美國打臺灣牌的理由,反過來又造成大陸對蔡政府的更大惡感。兩岸與美中之間的不信任與誤判,讓臺海變成全球最危險的地方。

民進黨不接受九二共識,並不代表要實踐臺獨,臺灣真正急獨者,長期民調很少超過3%,民進黨人自稱「臺派」,用以區別「獨派」,可見兩條路線不同。但大陸不分「臺派」或「獨派」,甚至一些人把「中華民國派」視爲「華獨」,一律打成獨派,反而讓民進黨抗中路線壯大,連續兩次全國性選舉大勝,國民黨兩岸政策左右爲難。

民進黨看似壯大,但最新民調顯示賴清德支持度從未超過4成,代表6成民意希望政黨輪替爲臺海緊張降溫。中共以「統戰」見長,所謂統戰就是聯合次要敵人打擊主要敵人,可惜大陸爲反對3%獨派而擴大敵人圈,最後不得不祭出環臺軍演,機艦不斷跨越臺海中線,讓美國抗中政客藉機「武裝」臺灣,兩岸陷入難以轉圜的敵對之中。

臺灣進入選舉期,有人主張推出「非綠大聯盟」,團結多數民意下架民進黨。不管「非綠大聯盟」最後是否成形,至少代表超過半數臺灣人不希望民進黨繼續執政,其中顯然包括若干「臺派」,轉而自認爲「非綠」,「非綠」纔會達到6成左右力量。

同理,如果我們用「非獨」與「獨」的概念,解讀臺灣政治社會問題,臺獨就會「極小化」。若爲遏制「獨」,卻讓多數「非獨」覺得受到威脅,因而對大陸產生惡感,就得不償失。獨派既未掌權,也不受蔡英文政府信任,他們的處境可能還不如國民黨執政時期。臺獨色彩鮮明的民視前主持人彭文正,追究蔡英文博士論文真假,搞到「流亡」美國,可見蔡英文對獨派下手很硬。

獨派極大化沒必要

「獨派」、「臺派」並非都是一家人,不能把不接受九二共識都打成獨派,這樣只會讓民進黨得利,方便他們選舉操作,反而削弱支持統一的國民黨。當然,大陸對臺政策有自己的邏輯,也就是「正反合」的「矛盾論」,要一手軟、一手硬,而且硬還要更硬,軟要更軟,以達到矛盾統一的目的。這幾年來大陸對臺政策循着這個模式運行,所以大陸一方面以軍機艦繞臺壓制臺獨,一方面大舉邀請臺灣各層級的人士前往大陸交流。

這又引發另一個問題,大陸廣邀臺灣學界到大陸學術交流,但對親近綠營的學者並不信任,7月下旬淡江大學一位教授赴大陸參加學術研討會,在機場被查扣4個小時後放行,讓民進黨抓到機會炒作赴大陸交流的安全問題,一些學者因而心生畏懼。其實,學者短暫來去,如何能危害大陸國家安全?

大陸國安部曾在微信宣告:「間諜活動是具有高度隱蔽性、專業性和危害性的嚴重違法犯罪行爲,不僅需要國家安全機關發揮反間諜專門機關作用,更需要人民羣衆廣泛參與、共同防範,築牢反間防諜的國家安全人民防線。」間諜行爲具有隱蔽性、專業性,學者單純三、五天交流活動,不可能涉及間諜行爲,爲兩岸和平發展大局計,國安調查不應矯枉過正。若是對「臺獨團體」制裁,也要透明化,哪些團體、哪些職位受到制裁應公告周知,避免當事人誤踏法網引起反彈,反而對兩岸關係不利。

兩岸兵兇戰危,任何善意都值得珍惜,盼從蔡英文對北京水災的慰問開始,相互釋放善意、減少誤判、累積互信,讓臺海成爲真正和平之海,纔是兩岸之幸、人民之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