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槓茶農遇上枇杷女孩!攜手創造六級化農旅服務:延續好滋味

劉鬆傑(右)和同是第4屆百大青農蕭乃瑜(左)相遇結婚。(圖/劉鬆傑提供,下同)

記者許展溢臺北報導

南投縣鹿谷鄉青農劉鬆傑家大學讀休閒管理,退伍後在臺南居酒工作時間都在半夜,媽媽擔心他身體不好,時常電話關心,後來提出家裡餐廳需要師傅,他當下覺得也該回去,便展開一連串斜槓人生,不僅要協助媽媽的店,還全心投入茶園經營過程遇見同爲第4屆百大青農的蕭乃瑜,兩人相愛到結婚,一起開發屬於兩人的各種產品,並管理民宿,打造六級化農旅。

劉鬆傑向《ETtoday新聞雲》表示,茶園家中世代經營,從小就看着爸媽做,換成自己,還是要重頭學習,從無到製造產出過程,跟以前偶爾回去幫忙差異很大,起初壓力多怕做不好,只好去農民學院上課,瞭解更多觀念技術,後來選擇草生栽培方式管理茶園,並學習安全用藥,減少農藥肥料,儘量以最自然的方式生產

▲▼劉鬆傑一邊顧茶園,另一頭還要幫忙媽媽的餐廳。

一邊顧茶園,另一頭還要幫忙媽媽的餐廳,劉鬆傑坦言店內整體風格狀況,有時和家人想法不同,自己就站在「員工角度,以合作的方式,利用所學結合產業,開發創新農產料理,以烏龍茶烹煮的茶餐排骨湯等茶料理,讓旅客品嚐特色風味餐,創造雙贏

4年前劉鬆傑遇上她的伴侶蕭乃瑜,兩人都在同一條農業道路。劉鬆傑說,老婆家中種枇杷,剛結婚那年正好是枇杷產季(清明節前後)。回憶起來仍印象深刻,劉鬆傑指出,4月11日結婚,隔天就回去採收,因時效性很急,忙起來很忙,尤其採時就要很小心,枇杷摩擦過多,毛就不見,變成光溜溜的,且通常只能放一星期,前提還是完全不碰撞到,好滋味實在太難延續。

▲▼劉鬆傑盼透過多元推廣方式,讓旅人享受深度旅行產地獨特滋味。

劉鬆傑和蕭乃瑜因此想出做成冰淇淋,甚至跟烏龍茶等茶種結合,做成特色茶包,有鳳梨金、枇杷花烏龍及多項花果茶,改變型態,且產品不會只有單品種,還會找合作伙伴,滿足不同客羣、需求,更結合在地農產商品,盼透過多元推廣方式,讓旅人享受深度的旅行與產地獨特滋味,串起一級生產、二級加工和三級服務,最後達到六級化農旅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