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中帶酸的戀愛口感 內埔果農楊惇幃種出傳統蓮霧味

屏東內埔果農楊惇幃、江宥緹夫妻種出傳統蓮霧的好滋味。(圖/記者陳昆福翻攝)

記者陳昆福/屏東報導

你吃過帶有酸中帶甜的蓮霧嗎?其實這是傳統蓮霧的滋味。在科技原料供應廠及科技大廠工作的屏東縣內埔果農楊惇幃及太太江宥緹,雙雙辭去工作返鄉種蓮霧,爲了讓消費者吃到這種傳統的蓮霧,不用重肥,靠修剪枝葉養育強壯的樹勢,蓮霧特別可口,且有產銷履歷掛保證。

40歲出頭的楊惇幃,原在科技產業原料供應商上班,與在竹科工作的江宥緹結婚,因希望離家近,調到南科工作,楊惇幃10年前金融風暴把工作辭掉返鄉務農,江宥緹因要照顧小孩也把擁有高薪的工作辭去,幫忙先生務農。

楊惇幃的家族原種植檳榔,但他不願種檳榔,向父親要了4分地學種蓮霧。他說,當初很多人反對他務農,更反對他種蓮霧,因爲蓮霧風險大,家裡的檳榔事業希望年輕人接手,但他知道檳榔不是長期之計,決定轉型

由於對栽種蓮霧陌生,他到農改場、屏科大及向蓮霧專家、屏東農業大學上課;很多人教他很多的「功夫」,但只有一位名不經傳的販運商卻教他,修剪枝條比施肥更重要,在他的教導下如何順風勢及地型修剪枝葉,樹根吸收的養份更有效發揮效用,蓮霧樹更強健,一般蓮霧遇到颱風低溫受損,他的蓮霧園卻能安然無恙,而且果肉紮實、青脆酸甜味

他表示,這纔是蓮霧的真正傳統味,咬下才有真感情,而真正勇叢蓮霧樹才能長得蓮霧的美味,完全不靠肥料造色,全園區草生栽培草長太長就用割的,常被鄰田笑說噴藥更快,而草生栽培在缺水情況下更顯重要,能保存水份防止流失,果粒豐美、少有裂果現象,申請到產銷履歷,更能保證蓮霧安全,消費者更能安心食用

他目前共1.3公頃,除父親提供4分地種大粒種外,雖父親曾一度要收回去種檳榔,但他極力反對。不靠家人,他另外租了9分地,種大粒種、南洋種、泰國種、巴掌蓮霧及最流行的黑糖芭比,幾乎所有蓮霧品種他都有,產期從11月到6月都可以吃到,與主婦聯盟合作。

他說,現在掛在樹上的蓮霧全被訂走,只有部分供應宅配及網路訂購,爲擴大通路,假日還到臺北希望廣場銷售,很多人吃過他會酸的蓮霧,都稱許這纔是蓮霧,吃不膩。現在負責田間管理,太太江宥緹在集貨場包裝出貨,雖然收入還比不上上班,但有了更多家庭溫馨及天倫之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