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失業大軍逼近26萬!12月或有大規模裁員潮

(原標題:21深度丨香港失業大軍逼近26萬!12月或有大規模裁員潮)

香港特區政府統計處公佈的最新失業率數據顯示,8月至10月經季節性調整的失業率6.4%,與7月至9月期間相同,而失業人數整體減少2000人,就業不足率亦維持在3.8%。

香港總就業人數由7月至9月的362.48萬人,上升至8月至10月的362.77萬人,增加約2900人;失業人數由25.98萬人減少至25.78萬人,減少約2000人;就業不足人數則由14.91萬人減少至14.8萬人,減少約1100人。

香港勞工福利局局長羅致光表示,勞工市場情況仍然困難,但8月至10月期間本地疫情受控,勞工市場也呈穩定跡象。“整體經濟情況在最近數月略見改善,但預料僱主在招聘方面態度仍審慎,尤其經濟前景仍受疫情影響,勞工市場短期內將面對壓力。”

由於疫情“封關”持續,訪港旅遊幾乎絕跡,與消費和旅遊相關行業首當其衝。香港特區政府統計數據顯示,零售住宿膳食服務業合計的失業率下跌0.5個百分點至11.2%,其中餐飲服務活動業失業率下跌至14.8%;但運輸業失業率則急升0.6個百分點至6.2%,創下近17年來的新高。

香港貨櫃運輸業職工總會主席陳迪手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失業率的數據未能完全反映行業最真實的情況,‘高處未算高’。目前有大批的運輸業員工被要求停薪留職,就業不足情況十分嚴重。最近亦陸續收到不同會員的求助,已有僱主向員工發信,要僱員選擇離職或是繼續停薪留職。隨着工資補貼計劃月底結束,(運輸業)失業情況可能會進一步惡化,(失業率)繼續大幅攀升。”

大新銀行經濟師溫嘉煒認爲,受期內疫情緩和影響,零售及餐飲市場好轉,若疫情持續穩定,11月及12月整體失業率或會回落0.1至0.2個百分點,預料第四季整體失業率將徘徊在6%至6.5%的水平。

保就業計劃11月底結束

爲幫助企業在疫情下不大幅裁員,香港特區政府自今年5月起推出兩輪“保就業”計劃,代僱主支付員工的部分薪水,以解燃眉之急。

在第一期計劃中,特區政府爲共59500名僱主發放總額約114億港元的工資補貼,涵蓋受薪僱員人數49萬名。第二期“保就業”計劃合共向約13.5萬名僱主發放合共近370億元補貼,承諾受薪僱員人數約156萬名。

香港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日前明確表示不會有第三期“保就業”計劃,隨着計劃在11月底結束,意味着曾參與計劃的企業,可在12月起恢復裁員減薪。

坦言,特區政府已推出兩輪防疫抗疫基金,預計財政年度的綜合赤字將會增加超過3000億港元。目前關鍵在於重啓經濟,“不能再以全面、沒有針對性的措施去做,否則會造成很大浪費。”

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瞭解,一些因疫情“逆市”賺得盆滿鉢滿的公司卻意外成爲該計劃的最大受益者李嘉誠旗下的百佳超市在首輪保就業計劃中獲得1.6億港元的工資津貼惠康所屬的牛奶公司則獲近4億港元津貼。

在第一期“保就業”計劃工資補貼的僱主名單中,獲最多補貼的竟然是香港知名私立醫院養和醫院,共獲高達8594萬港元的補貼。

年底裁員潮將至

一直以來,每年數千萬的內地遊客對香港經濟貢獻良多。然而,由於香港遲遲未能實現“清零”而恢復通關,香港經濟復甦前景迷茫。香港旅遊發展局日前公佈,2020年10月訪港旅客初步統計數字爲7817人次,同比下跌99.8%。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自2月起訪港旅客人次連續9個月同比跌幅超過90%。

旅發局統計數據顯示,今年前10個月訪港旅客總人次爲355.8萬,同比下跌92.9%。其中,來自內地的訪港旅客爲270萬人次,同比下跌93.2%。

跨境旅遊陷入停頓,航空業首當其衝。作爲香港最大的僱主之一國泰航空此前裁減5300名香港員工之後,陸續有更多公司推出裁員計劃。怡中航空服務11月初宣佈裁減340名員工,公司表示明年3月後要視乎情況,不排除有進一步裁員減薪動作。

疫情衝擊之下,餐飲業或成爲裁員“重災區”之一。香港稻苗學會日前進行的“餐飲業疫情下的經營狀況”調查顯示,逾60%受訪餐廳表示在工資補貼資助期結束後,會考慮削減員工薪酬減幅10%至20%不等;多達80%受訪餐廳表示會考慮裁員,其中約一半餐廳考慮減少10%的員工。

香港工聯會在11月2日至11月14日期間進行了一項調查,共訪問1392名香港市民結果顯示22%受訪者估計自己會因“保就業”計劃結束而失去工作,約20%受訪者預計將受到減薪或停薪影響,並認爲12月將出現嚴重失業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