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探/限污令的意外贏家

中國引導產業轉型,限制污染性產業設廠;另一方面對於產能過剩的鋼鐵水泥等積極調控去產能,因此石化、紙器、水泥及鋼鐵等供給減少、需求增加,產品報價較容易上漲,傳統產業大廠將得以翻身,電子高污染的PCB產業也是預期供給下降,漲價聲響起。

【文/方亞申

經過三○年的經濟快速發展,中國污染日益嚴重,秋冬愈來愈常見的霧霾對人民身體傷害不言可喻,近年來中國政策對防止工業污染越發重視,一聲令下可使得一個地區工廠全數停工,臺商面對此種政策必須多加小心,間接也將使得小廠被淘汰,對傳產及電子都被須嚴肅面對,否則對公司營運將帶來重大影響!

地處季風下游的臺灣,近年來每到季節更換,空氣品質惡化已非新聞。找源頭,老是說就是中國惹的禍(當然臺灣本身污染也不少)。臺灣受不了,中國更受不了,戴口罩外出似乎已是必備。而經濟快速發展超過三○年的中國,民衆開始有錢,對此當然不滿。執政者當然知道,尤其不管是水、空氣或是環境污染,這是禍延好幾代,對於將爭霸全球的中國是嚴重的內傷。於是近幾年政策開始對污染開鍘,遇到重大慶典天子腳下的北京必須見藍天,一紙命令就可令方圓幾百裡污染工業停工,但畢竟是權宜之計,就源頭還是要工廠降低或停止污染,以符合美麗新中國大夢。

美麗新中國要有良好環境

中國是人治體系,往往以一紙公文就可令產業翻天覆地。一七年底,突然傳出震撼崑山臺商的停產風暴,即因蘇州轄下縣級市崑山因水污染未能達標,一度要求吳淞江趙屯石浦)等三個斷面所屬流域二七○家工業企業十二月二十五日起至一八年一月十日全面停產。雖然事後未執行,但也代表政策方向已明確將朝防污執行。

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則已正式簽署、公佈大陸環保稅法條例,該條例將自二○一八年一月一日起與環境保護稅法同步施行。一般預料,環保稅實施後將造成業者負擔加重。環保稅法主要徵收對象爲大氣污染物、水污染物、固體廢物和噪音四大類。該條例對「環境保護稅稅目稅額表」中其他固體廢物具體範圍的確定機制、城鄉污水集中處理場所的範圍、固體廢物排放量的計算、減徵環境保護稅的條件和標準,以及稅務機關和環境保護主管部門的協同機制等,均做了明確規定。

政策防污是必走方向

值得重視的是,一七年十二月二十七日大陸國務院已先發布「關於環境保護稅收入歸屬問題的通知」,指稱爲了促進各地保護和改善環境、增加環境保護投入,決定將環境保護稅全部作爲地方收入,這給了地方政府在環保稅的徵收上有更大裁量權。先前大陸的環保稅來源於排污費,爲中央與地方所共用,中央和地方的分成比例爲一:九。

而在環保稅法正式上路之前,近期大陸各地在大氣和水污染物可選的稅率範圍內,已先公佈詳細課徵稅率,各地方差距頗大。譬如,北京執行採用最高稅率,大氣污染物每污染當量徵收十二人民幣,水污染物稅額爲每當量十四人民幣。臺商聚集最多的江蘇省廣東省,江蘇的大氣污染物每污染當量南京課徵八.四人民幣,無錫常州、蘇州、鎮江爲六人民幣;水污染物稅額南京爲八.四人民幣,無錫、常州、蘇州、鎮江爲七人民幣。廣東省的標準爲大氣污染物每污染當量徵收一.八人民幣,水污染物徵收二.八人民幣。天子腳下的北京所課徵環境保護費果然是最高。

有最高行政執行長李克強背書,各個污染嚴重省分積極動起來,除崑山外,江蘇省環境保護督察組也點名批評南京、無錫、蘇州等三市「存在貫徹落實環境保護決策部署不到位等問題」,要求至少在農曆年前提出解決辦法,三地爲數不少的臺資企業近期恐需慎防突如其來的限產、停產令。其他包括珠江三角洲也傳出限產令。沿海各省,北從東北,南至廣東廣西,未來執行限污令將是勢在必行。(全文未完)

全文及圖表請見《先探投資週刊1968期》便利商店及各大書店均有販售或上http://weekly.invest.com.tw有更多精彩當期內文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