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說心語】換老師,家長比孩子更焦慮?

插畫/杜卉

一週熱話題:

“孩子一年級的班主任特別好 ,孩子們都很喜歡她。可是 9月份新學年開學,班主任換了,讓一個剛大學畢業的老師來當孩子的班主任,我們班家長的心都揪着,開學都一個多月了,孩子還時不時跟我說,很想念一年級的班主任 ……”家長李女士在羣裡的這番話,迅速引發熱議,很多家長都表示,新學期換了新老師,孩子都不同程度受影響了:有的孩子一直拿新舊老師做比較,有的孩子作業不認真做了,有的孩子甚至不想上學了……孩子班裡換新老師到底對孩子影響這麼大嗎?孩子很想念以前的老師怎麼辦?作爲家長,到底該如何正確引導孩子?

相信孩子適應新環境的能力

“如同孩子們生活中發生的每一件事情一樣,換新老師對孩子當然會有影響。”東莞松山湖中心小學辦公室副主任、心理老師王子強調,每個孩子的適應能力和反應不同,換老師對孩子的影響程度也因人而異,影響可能存在於心理、行爲和關係等多個方面。

王子進一步解釋道,首先,從心理和情感角度來看,更換老師可能會引起孩子一段時間的不適應和情緒波動,“孩子可能產生難過、思念等情緒,同時,可能會對新老師產生不信任或牴觸情緒。從學習和行爲角度來看,更換老師可能會暫時影響孩子的學習方式和行爲模式,因爲孩子可能還沒有適應新老師的教學方法、管理風格以及與學生的互動方式,這就可能會影響孩子的學習和行爲表現。”

不過,從另一個方面來看,更換老師也有可能帶來積極的影響。王子解釋道,新老師的到來可能帶來新的教學理念和方法,如果新老師能夠有效地引導學生提高適應環境的能力,併發揮其教學優勢,建立起和孩子的互動關係,反而會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更好地滿足不同學生的需求。此外,新老師的教育教學方式和風格有時也能激發學生不同的學習興趣和動力。

“正常情況下,開學一個月左右,孩子就會適應新老師的教學風格,並與新老師建立良好的師生關係。”王子表示,從心理適應的角度來看,學生與老師之間建立了一定的情感聯繫,這種情感聯繫在新老師到來時可能會受到衝擊。這種情感上的不適應需要時間來過渡,學生需要一個心理過渡期來適應新的教學環境。同時,學生對新老師的接受能力也存在個體差異,也有很多學生覺得換老師並沒關係,老師各有各的好。

孩子有情緒波動大等異常表現

家長需高度重視

換了新老師後,孩子有怎樣的異常表現,家長需要高度重視呢?王子表示,孩子如果出現以下表現,家長需要高度重視:

1.情緒大變化:孩子表現出過度傷心、自責、或敵對等消極情緒,甚至出現情緒波動,影響正常交往的情況。

2.行爲大變化:孩子表現出牴觸、排斥或不接受新老師,對上學有牴觸情緒,甚至因此出現不想上學的情況。

3.學習態度和成績:孩子出現學習積極性下降,學習成績大幅度下滑,拖延作業,失去學習興趣的情況。

4.社交關係大變化:孩子減少了與同學的互動,影響到與朋友同學的交往,或者在班級中的社交地位發生變化。

5.與家長的溝通:孩子表現出不願意與家長分享學校的事情,長時間頻繁抱怨新老師,表達對學校的不滿,影響了學習生活。

6.身體症狀:孩子出現頻繁失眠、驚醒等睡眠問題,長時間食慾不振或其他身體症狀,家長應重視,並及時尋求專業幫助。

“家長在發現孩子有上述表現時,應該及時與孩子進行溝通,傾聽了解孩子的真實感受和遇到的問題,並與學校老師進行溝通,尋求幫助和支持,採取相應的措施共同幫助孩子順利過渡,轉化積極影響,促進其身心健康發展。”王子說。

換老師對孩子而言

是一個難得的成長機會

“在新換老師這件事情上,家長往往比孩子更焦慮。”中學心理正高級教師、原中山市教育教學研究室心理教研員、廣東省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委員會委員樑劍玲強調,家長是孩子情緒的“穩定器”,在對待孩子換了新老師這件事情上,家長不妨先問問自己:“我是如何看待孩子換新老師這件事情的?”

如果家長自己認爲換老師是一件令人擔心的事情,就會頻繁通過問孩子來“求證”換了新老師是一件不好的事情。家長們是不是會忍不住問孩子:“換了老師適應嗎?”“和以前的老師比,哪個老師更好?”這其實就是家長把換新老師後自己的擔心、焦慮傳給了孩子。樑劍玲說,一些孩子本來好好的,在父母的反覆追問和刻意提醒下,也會表露自己在新學期一些不適應的地方,而家長會理所當然地認爲是換了新老師的結果,孩子也會不自覺地把自己當前遇到的新學期、新要求、新困難簡單歸一到老師身上,從而影響了孩子新學期的自我主動調節。“家長的情緒狀態是很容易影響到孩子並給孩子帶來消極的影響。”

樑劍玲建議,如果家長能夠從以下三方面全面客觀地看待換新老師這件事情,結果會完全不一樣:

一是換老師是很正常的事情。因爲孩子從幼兒園到小學、中學、大學,肯定會遇到不同的老師,這是對孩子適應能力的培養,爲孩子以後適應變化、適應發展積極經驗。

二是換老師對孩子而言是一個難得的成長機會。新學期和新老師,讓孩子對新的學習起點有更多的新鮮感和期盼,孩子會帶着新的目標、用更積極上進的狀態讓自己表現得更好。這種來自於孩子自身的內驅力會讓孩子不斷地突破自我,獲得更大的進步。

三是換新老師對孩子來說還是一件好事情。因爲新的老師帶給孩子不同的感受、不同的知識視野和思維習慣,能讓孩子博採衆長,更豐富完整地發展自己。

“當家長有了以上三個認知,就不會因爲孩子說不太適應新老師而擔心了,因爲你知道這是很平常的事情,而且是個好事情,你就能更從容淡定地協助孩子找到適應新學期變化、適應新老師的教學和管理的辦法。”樑劍玲說。

孩子對新老師很牴觸

家長可先與孩子一起進行換位思考

有的家長反饋,換了新老師後,孩子十分想念之前的老師,對此家長該如何積極引導孩子呢?樑劍玲表示,孩子和之前的老師經過一學年甚至更長時間的相處,建立了良好的依戀關係,換老師就意味着這種關係的斷裂與重建,這對年齡越小的孩子來說,越是有一定的難度。“所以在最開始的時候,家長要理解孩子見不到熟悉的老師而產生的難過情緒,可以與孩子談談原來的老師,通過引導式的提問,舒緩孩子與舊老師分離的傷感情緒,盡力給予安撫。還可以瞭解孩子對新老師的反應,積極幫助孩子排解情緒,說說之前的老師和新老師相似的地方,讓孩子全面地瞭解老師,發現老師的長處,鼓勵孩子向其學習,從情感上更好地接受新老師。必要的時候,也可以聯繫一下原來的老師,讓她給孩子一些建議,以寬慰孩子失落的心。”

如果孩子對新老師很牴觸,家長該怎麼辦呢?樑劍玲表示,當孩子產生了對老師的牴觸情緒後,作爲家長,最好把握“先處理心情,再處理事情”的原則,提供一雙耳朵、認真地傾聽,以一種溫和的態度與孩子交談。孩子會感覺到自己的煩惱得到了尊重,就會毫不隱瞞地把自己的態度和牴觸老師的原因講出來。家長等孩子的情緒穩定下來之後,與孩子一起冷靜地分析事情的利弊,客觀地看待牴觸情緒。

“如果問題的主要原因在孩子,因爲孩子看待問題的角度往往是單一的,家長要引導孩子客觀看待老師,而不是僅憑自己一時的喜好。當孩子對新老師有諸多挑剔時,家長應該引導孩子多去看新老師的可取之處,例如有的老師特別有愛心,有的老師知識淵博,有的老師多才多藝,有的老師教學水平很高等等。鼓勵孩子多和同班的好朋友聊一聊感受,聽一聽別人對新老師的感受和評價,獲得同齡人的反饋和支持,從而修正自己對新老師的印象。”樑劍玲補充道,家長還可以教孩子學會換位思考,讓孩子學會站在他人的角度考慮問題和處理問題,創造情景讓孩子親身體會老師的難處,從而能有效減輕或避免孩子對老師的牴觸情緒,培養孩子的共情能力。

“如果問題的原因在於老師,例如,新換的老師沒有考慮孩子的年齡提出了過高的要求,或者是因爲誤解而批評了孩子,又或者是新老師有一些失當的言論等,家長這時候就是師生溝通的橋樑,既要讓孩子在寬鬆、自由的氛圍中發泄對老師的不滿,這種發泄可以起到一種平衡心理的作用,讓孩子平靜下來。家長等孩子的情緒穩定下來之後,與孩子一起冷靜地分析事情的利弊,討論解決的方案。”樑劍玲建議,家長還可以及時與老師進行開誠佈公的對話,提供孩子的日常行爲狀況和個性特點,表達孩子的心聲和需求,積極主動化解孩子的牴觸心理,有利於老師實施教育更有針對性和藝術性,滿足學生成長的需求。

心事問診

本期答疑老師:

佛山市南海區心理教研員施培君

佛山市南海區南海外國語學校

專職心理教師夏青

月考成績不理想

不是對努力的否定

學生提問:

我是一名初三女生,剛開學一個月,我們就考了一次月考,我的成績退步特別大,但我整個暑假都在學習啊,我覺得經過一個暑假的努力,自己肯定可以比上學期更進步的。可是恰恰相反,成績讓我大失所望。我真的好擔心我考不上心儀的高中。

施培君、夏青:

好學上進的初三同學,你好!面對月考成績的退步,你的擔憂是可以理解的。但請記住,這並不是終點,而是一個新的開始。客觀看待成績退步並進行積極的調整,相信你會收穫屬於自己的成長與進步。

1.擁抱變化,主動適應。進入初三,無論是學業內容還是考試難度都有所提升,多種因素疊加,讓初三生活充滿了變化和挑戰,每個人都需要適應的時間,這次考試對你而言也是一次主動適應的機會。擁抱初三的變化,給自己適應的時間,相信你可以做到。

2.巧借支持,分析原因。獨行快,衆行遠。你的自律和努力是非常寶貴的,這一點已經超越了過去的自己,超越了許多同學,爲你點贊。雖然現狀令人難受,卻剛好爲自己提供了向外尋求支持的契機。可以與老師、同學交流,幫你一起回顧暑假的學習方法和狀態,分析原因,找到學習的更優解,制定最適合你的提升計劃。

3.調整心態,提升效率。採用成長型思維,可以這樣看待這次考試結果:它不是對我努力的否定,也不是決定未來的唯一因素。相信自己,我還有時間和空間去提升。這次考試只是一次檢驗,它的目的是讓我發現問題,只要找到問題所在並加以改進,我一定會進步的。

4.廣泛求助,發揮合力。很高興你能來信提問,這是一種智慧的求助方式。同時,你也可以發動身邊的支持力量,向老師請教學習方法,和同學交流學習經驗,向家長傾訴你的擔憂。他們會給予你支持和鼓勵,也可以在生活上爲你提供更好的保障。

加油!每一次挫折都是成長的機會。你有決心和毅力,只要不斷探索和改進,相信你一定能夠克服困難,考上心儀的高中。

爸爸這樣帶娃

讓媽媽很抓狂

家長提問:

我的兒子今年上小學三年級了。我看很多教育專家都說,爸爸帶孩子比媽媽效率高多了,特別是男孩子,更需要爸爸的陪伴。可是我看爸爸帶孩子大部分時間都特別無聊,爸爸基本也是手不離手機,有時候甚至還帶着兒子一起打遊戲。每次看到這樣的場面我就很抓狂。我到底該不該放手讓爸爸這樣帶娃?

施培君:

非常能夠理解當你看到爸爸在帶孩子的時候手機不離手,甚至還帶着兒子一起打遊戲的時候抓狂的心情和感受。你擔心爸爸會帶壞孩子,同時你也希望爸爸能夠成爲你的盟友,一起肩並肩朝同一個方向教育引導孩子。所以,當下最重要的是要一起探討該怎樣做,才能讓爸爸更好地成爲你的育兒盟友。可以一起嘗試以下的做法:

調整情緒,改變認知。要想達到更好的溝通效果,媽媽要先調整好自己的情緒狀態,在心平氣和的狀態下再跟爸爸進行溝通。這樣可以避免由於表達不恰當,導致溝通不暢的情況出現。那麼如何調整自己的情緒狀態呢?首先可以做幾個深呼吸,平息一下自己的抓狂情緒,讓自己靜下來,暫時擱置對孩子父親的埋怨。其次轉變觀念看待爸爸的行爲:可能孩子爸爸也是因爲找不到更好的陪伴孩子的方法和途徑才這樣。肯定爸爸的付出,雖然爸爸的育兒方式不一定非常理想,但是爸爸也付出了時間去陪伴孩子,也是愛孩子的。和孩子一起玩感興趣的遊戲也是一種減少代溝、增進情感的溝通方式。只是在遊戲時間的設置,以及如何引導孩子適度玩遊戲方面,大家可以進一步溝通,達成共識。

及時溝通,賦能父親。媽媽可以尋找機會,孩子不在身邊的時候,在雙方比較平靜的時候,坐下來好好談談孩子的教育問題:從人性的角度共情孩子父親的心態,理解孩子父親沉迷手機可能是因爲在工作之餘想更好地放鬆一下自己,手機遊戲能帶來短暫的快感和成就感。充滿愛意地聆聽孩子父親的抱怨和困擾,避免挑剔和心急。同時也瞭解一下爸爸帶孩子玩遊戲背後的觀念和想法。在充分同理爸爸想法的基礎上,提出自己的擔憂:比如說,擔心孩子會遊戲上癮、無心向學、影響到視力、影響到學習習慣等等,喚起爸爸同樣的情緒感受。同時強調爸爸的陪伴對孩子成長,尤其是男孩子成長的重要性,讓爸爸明白自己在孩子成長中的關鍵角色,以更好地促進孩子教育的同向同行。

積極鼓勵,共商帶娃對策。與孩子父親一起討論如何合理安排陪娃的時間和陪娃的方法,拓展父親與孩子間交流互動的途徑,挖掘父親的擅長點與孩子的興趣點的交匯點,如父親喜歡籃球,孩子也對籃球感興趣,就可以讓父親帶着孩子一起打籃球,保證父親與孩子有足夠的相處時間,確保孩子父親在陪娃上感到勝任和開心。同時,與爸爸一起制定陪伴孩子的規則,如共同制定一個時間表,平衡好自己玩手機打遊戲和陪娃,規定陪伴孩子的時候不玩手機,甚至探討雙方都可以接受的陪伴孩子時候手機放置地方,明確違反規定的後果及一些小的懲罰措施。鼓勵親子坦誠說出可能遇到的困難,並一起想辦法解決。當孩子爸爸在陪伴孩子方面有進步時候,及時給予鼓勵和表揚,增強爸爸陪伴孩子的積極性和成就感,促進爸爸更加主動地參與到孩子的教育中來。

總之,要解決這個問題,需要您和孩子爸爸共同努力。

家教小課堂

學會情緒表達充盈情緒內核

東莞市東莞中學松山湖學校

心理老師 譚曉瑩

碎碎念

情緒表達和理解的能力是孩子適應社會的重要能力之一。積極情緒表達佔主導的孩子對情緒的認知和了解會更多,也能夠更好地調節情緒,有更飽滿的情緒內核。父母可以通過引導孩子對積極情緒進行識別和較爲精準地表達,提升孩子積極情緒表達能力。

初中階段的孩子已經能夠分辨和理解較爲複雜的情緒,同時隨着激素變化,他們的情緒表達會展現出“暴風驟雨”般的強烈波動,容易衝動,感情細膩而強烈,也會從父母身上習得情緒表達的規則。父母可以在不同情境中,讀懂孩子的感受,同時邀請孩子嘗試表達,依據“具體的場景(時間、地點、環境、你在做什麼)”+“具體的感覺”對情緒進行表達,例如:看完一場電影之後的激動與開心;和家人一起吃零食看電視的幸福感。

練一練

情緒命名小遊戲

1.活動準備:父母整理家庭生活中的日常情景並對孩子在情境中的情緒表現做出“情緒記錄”。

2.遊戲指導:邀請孩子進行遊戲,父母說出日常情景,與孩子分享“情緒命名”法則,並相互回答情境中自己認爲會感受到的情緒詞語。

3.場景討論:與孩子討論遊戲中情緒詞語選取的原因。

4.分享感受:與孩子相互分享聆聽情緒之後的積極感受。

父母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自身情緒表達的習慣性反應,發揮言傳身教的作用幫助孩子掌握積極溫和的情緒表達方式。

來源:羊城晚報

編輯:廣東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