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障礙設計 全方位關愛(走向冬奧)

國家殘疾人冰上運動比賽訓練外景。  本報記者 賀 勇攝

核心閱讀

國家殘疾人冰上運動比賽訓練館目前已完工。場館設計、建造施工到裝修,處處體現無障礙理念,爲殘疾人運動員參賽訓練提供安全、便利的服務。在北京冬殘奧會結束後,場館還可承接運動賽事教學任務大力發展殘健融合項目,提升場館綜合利用能力

12月3日是“國際殘疾人日”。當日,剛剛完工的國家殘疾人冰上運動比賽訓練館向媒體開放。

專門設置的“腳踢式”電梯按鈕雙位排水控制馬桶、可移動式浴凳……作爲全國首個殘疾人冰上運動訓練專業場館,該館早在設計建造之初就考慮到服務對象的特殊性,在建設施工過程中處處體現對殘疾人羣體的關愛。整個場館本着“逢棱必圓、逢角必圓、逢坎必平”的原則,採用全平面設計,即場館內部所有地面都是平整的,不存在凸起高差,所有的牆面陽角都做抹弧處理,最大程度爲殘疾人蔘與冰上運動提供安全、便利的服務。

北京冬奧組委殘奧會部部長楊金奎表示,我國將以舉辦冬殘奧會爲契機,宣傳推廣包容性社會理念,關注無障礙意識提高和無障礙環境建設。

場館建設不斷優化方案

國家殘疾人冰上運動比賽訓練館位於北京市順義區沙峪中國殘疾人體育運動管理中心園區內。該項目佔地面積1.8萬平方米,建築面積3.1473萬平方米。主要包括3個部分,分別是殘奧冰球比賽訓練館、輪椅冰壺訓練館以及綜合樓,兩個訓練館主要爲運動員提供訓練服務,綜合樓包括運動員公寓、餐廳和醫療康復、科研及教育培訓用房

從遠處俯瞰,並排的“兩塊冰”――冰球館和冰壺館兩座訓練館好似蝴蝶展翅。

在冰球館和冰壺館內,分別設有一塊60米×30米冰面,據中國殘疾人體育運動管理中心工程環境部部長趙根祥介紹,目前兩塊冰面均已完成製冰工作,國家殘疾人冰壺隊即將入駐。

“從設計、建造到裝修,我們不斷優化方案,目的是最大化提升殘疾人運動員訓練參賽的便捷度。”趙根祥說,爲方便殘疾人運動員訓練,保證冰面與冰場周邊地面平齊,兩塊冰面標高均下降4釐米,方便殘疾人運動員進入冰場。

運動員公寓採用無障礙設計

位於冰壺館和冰球館東側的綜合樓設有運動員公寓,共有64間房,可供128名運動員住宿。

推開房門,寬敞明亮的房間給人帶來舒適感,細緻入微的無障礙設計處處體現着對殘疾人羣體的關愛。據介紹房間內除了設置低位的緊急呼叫按鈕外,另一大亮點是窗戶把手的設計,其高度要比正常窗戶把手低20釐米,這充分考慮到了輪椅運動員的實際需求。

無障礙電梯除了在正常高度設置了一組電梯上、下行按鈕外,在距離地面20釐米的地方,還設有一組上、下行按鈕。這是專門爲輪椅運動員設計的,他們可以直接用腳觸碰按鈕,方便乘坐電梯。

衛生間設計同樣體現無障礙理念。房門採用半自動平移門,只需輕輕推拉,便能自動開關,減少了殘疾人的操作複雜度門洞淨距爲85釐米,方便輪椅運動員通行;洗漱臺臺面離地面70釐米,低位設計的同時給輪椅運動員留下足夠的容膝空間。可移動式浴凳可以滿足不同人羣需求,設置的雙方向L形扶手和上翻扶手,保證殘疾人運動員使用的便利性

“在馬桶區域設計中,我們創新性使用了雙位排水控制系統。常見的坐便器沖水按鈕爲後按式或邊開式,對於上肢殘疾或下肢殘疾的人士,使用不夠方便。這裡使用的是北京城建自主創新研發的控制系統,它有兩個控制按鈕,一個安裝在距後牆50釐米、距地面50釐米位置,方便下肢殘疾人士使用;另一個安裝在距後牆80釐米、距地面10釐米位置,方便彎腰不便的殘疾人士使用。”趙根祥說。

場館在賽後可變身多功能場地

國家殘疾人冰上運動比賽訓練館如何實現賽後可持續利用?北京市重大項目辦城區場館建設處處長黃暉表示,爲實現精彩奧運與賽後場館可利用、可經營、可持續的雙目標,場館建設在滿足冬奧會比賽標準的基礎上,也提前規劃賽後利用。國家殘疾人冰上運動比賽訓練館也實現了冬季和夏季運動項目的“兩棲”能力,具備冰場和夏季項目場地雙向轉換的能力。一方面可以滿足北京冬殘奧會的比賽要求,另一方面又提升了場館今後運營能力和利用率,可以滿足冬夏季不同運動的場地需求。

據介紹,冬殘奧會結束後,國家殘疾人冰上運動比賽訓練館除了保障國家隊的日常訓練,還將承擔多項功能。除了承接國內、國際單項賽事的體育比賽、教學等任務,還將積極發揮功能輻射作用,大力發展殘健融合項目,提升場館綜合利用能力。

兩座訓練場館通過冬季和夏季運動項目的轉換,可以變身爲多功能場地,未來可開展球類比賽、文化演出、商業推廣等活動,爲一般的比賽訓練以及全民健身提供高標準的場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