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安智能鄭強:面向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的“智慧社區”

(原標題:文安智能鄭強:面向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的“智慧社區”)

第四屆“芯動北京中關村IC產業論壇於北京成功召開,活動由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集成電路設計分會、北京中關村集成電路設計園等有關單位聯合舉辦,工業信息化部、北京市委政府以及半導體行業協會,集成電路領域的有關專家學者、企業家、投資機構、新聞媒體等200餘人出席了當天的會議。

文安智能鄭強受邀參會並做了“面向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智慧社區建設解決方案”的主題報告。

疫情剛需+政策利好雙擎驅動,智慧社區建設迎來爆發期

鄭強提到,新冠疫情爆發以來社區成爲疫情防控的主戰場,對傳統社區服務提出巨大挑戰。這次疫情更多是通過國家體制優勢控制下來,實際上沒有使用更多智能化手段,智慧社區還沒有滲透到大家生活的“最後一百米”。疫情讓大家認識到了智慧社區建設的重要性,而國家把人工智能放到新基建裡面,國 務院《關於全面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工作的指導意見》中明確把智能社區建設作爲工作重點。疫情剛需和政策的雙重利好下,智慧社區迎來了一個發展的好時機。智慧社區是智慧城市的細胞,如果智慧社區做好了,智慧城市自然就好了。

智慧社區的三個不同需求和目標:“老舊小區+公租房+新建小區”的“安全+治理+服務”

從國內現狀來說,社區發展從原有的住宅小區數字化社區過渡到智慧社區。目前智慧社區在各地發展是不平衡的,它們採用的技術和應用現狀也是不一樣的。我們把智慧社區分爲三個不同需求:一個是老舊小區的改造,這也是國家正在大力推薦的;一個是政府的公租房;另外一個是新建小區,包括新建社區、新建園區等。三個應用的重點、面對的人羣,以及建設目標都是不同的。比如老舊小區改造,它的基礎設施缺乏,那麼它首先要保證安全,在這個基礎上再講究便捷、舒適。而公租房小區側重於政府管理,提供科學管理、智能化可運營平臺服務,智能化可交互硬件服務。5G新建小區側重於打造實時感知、融智貫通、共享複用、敏捷高效的智慧平臺。

三個不同需求最後都是要達到社區的“設施智能、服務便捷、治理精細、環境宜居”的目的。所有的智能社區最後都是服務爲主,增強羣衆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智慧社區建設:從現實物理社區到數字孿生社區的交互

人工智能發揮作用的一個基礎就是數字化,要想實現人工智能化,我們必須把現實世界轉化爲數字世界,也叫數字孿生。它是一個建立物理現實世界和虛擬數字化的世界的一個交互的過程。只有通過全域覆蓋--全域感知-全域智能-數字化映射-虛擬可視化過程。人工智能才能夠做到準確的感知、分析決策

智慧社區的建設,首先也是圍繞數據採集,這個數據採集就是AI加上IoT,視頻和IT數據的採集。採集數據之後,一方面用於社區治理、社區服務。同時,也是智慧城市的一個基礎數據,是基層政府的數據建檔。把我們先前建設的數字化採集設備的數據都聚合在一起。比如把智能視頻互聯網,像進出車輛、人員的門禁系統、抄表系統等有價值的檢測系統的數據整合之後,在後臺進行分析。聚合之後,是算力算法、然後到應用層

智慧社區運營平臺--致力城市治理的細枝末節,減少黑天鵝和灰犀牛事件發生

城市大腦最容易發揮價值還是在城市精細化治理。現在國家提出的城市治理精細化也是和社區有關,從物業管理角度,要做好精細化服務,需要利用智能化技術來增效、降低成本。社區治理智能化、精細化,讓城市管理的細枝末節問題提前解決了,避免黑天鵝和灰犀牛事件發生。

目前,文安智能針對社區特點,做了很多視頻識別的算法開發。比如佔道經營、遊商攤販、電動車進門管理、垃圾分類、井蓋缺失、路面積水、不戴口罩、人羣聚集、非機動車亂停亂放的24小時自動識別、自動報警。讓物業管理從被動發現、投訴發現到主動發現、主動處理。

新基建、大數據可視化,最終都要給人去用的。人去做決策要靠這些可視化的數據和報表。未來我們要做的數字智能,不是一家AI企業就可以做的。文安智能可以做的是政府治理、物業管理、業主應用等,但最重要的還是大家要在一個統一的運營應用平臺實現。

文安智能

文安智能成立於2005年,是專注於人工智能視覺技術與產品研發的先行者,致力於爲智慧城市和智慧商業打造端到端解決方案。

文安智能匯聚了由衆多來自清華大學、中科院、微軟研究院、IBM研究院等相關領域的行業專家組成的強大研發隊伍。從人臉識別、行爲識別、人羣分析、車輛識別與分析等底層算法研發開始,文安智能自主研發了一系列AI視覺核心算法、高性能人工智能硬件平臺與行業定製化智能解決方案。目前,公司產品與方案已經在國內外廣泛應用,受到交通、綜治、公安、商業地產、連鎖零售等各行業客戶的信賴與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