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老時程容積獎勵 將砍半

危老重建時程容積獎勵,5月12日以後將砍半至2%。(本報系資料庫)

內政部公佈實施的「危老重建條例」獎勵時程,申請門檻比都更低,但時程獎勵逐年遞減,今年5月12日以後時程容積獎勵將砍半,從4%調降至2%,如果要維持時程加計規模爲10%的容積獎勵,需要整合達面積1,400平方公尺以上基地纔有機會,小基地危老重建若要維持10%容積獎勵,要靠規模容積獎勵補足。

危老重建條例自2017年5月10日公佈實施,依規定「時程」與「規模」獎勵合計上限不得超過10%,其中時程獎勵自實施三年內爲10%,2020年起逐年遞減2%,今年5月12日將從4%調降至2%,將在2025年落日。

內政部官員表示,由去年第4季屋齡最新統計,全國房屋稅籍住宅類數量爲906萬9,989宅,全國住宅平均屋齡32年,屋齡逾30年老屋佔比50.99%,等於全臺每兩間房屋就有一間屋齡超過30年。

若從六都來看,新北市房屋稅籍住宅類數量168萬583宅爲六都中之冠,平均屋齡30.58年、臺北市平均屋齡36.97年、臺中市29.12年、臺南市33.64年、高雄市32.48年。

六都中50年以上老屋有有56萬5,707宅,其中又以臺北市12萬3,638宅,佔全市比率13.7%爲最高。

官員指出,全臺老屋比率超過五成,基於安全考量,中央與地方政府近年來大舉推動危老整建與都巿更新獎勵,雖然時程容積獎勵從今年5月12日後剩2%,不過後續將送上預鑄工法獎勵。

官員說,依據預鑄佔比給予不同容獎危老重建最高可獲得5%容積獎勵。另外,若危老重建取得候選綠建築、智慧建築證書,或採無障礙環境設計、耐震設計者,也可獲容積獎勵。

官員表示,同時符合三項條件即可適用危老條例,包含一、位於都市計劃區合法建物;二、「非」文化局指定具文化歷史紀念藝術價值;三、符合「都市危險及老舊建築物加速重建條例」規範的危險、老舊建築物條件者,例如經建築主管機關依法通知限期拆除、經結構安全性能評估未達最低等級,或屋齡達30年以上等。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