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Family/陳良基:教育海嘯不是少子化, 是機器人

採訪/彭漣漪、徐仁全

整理/徐仁全   攝影/吳毅平

教育部次長、前臺大副校長,有學界「技轉王」之稱的陳良基接受《未來Family》專訪時談到:的確,未來的世界很有想像空間。過去年輕時讀的英國詩人布雷克(Blake):「一粒砂看世界」,其實在現代來說是一粒晶片(chip)看世界。

陳良基以他一直以來投入的半導體爲例,摩爾定律讓半導體在過去2、30年有飛快的進步,除了愈做愈小,現在已小到奈米級,另一突破是價格變便宜。這兩件事讓半導體的晶片模組可以做到0.01公分,真的就像砂粒般的大小,但這晶片已能有很強的運算能力,在物聯網應用上發揮功能。

未來世界不是一夕變出來的。他強調:未來的世界不是臆測出來的,而是創造出來的。拿着過去的技術,應用到新的領域去,就是未來世界。因此,未來世界不是一夕之間「變」出來的,而是過去及現在的技術,演變及應用出來,只是時間快很多,影響也更普及。就像物聯網要讓所有物件「動」起來,可以上網,可以傳資料,那應用就無限想像了。

不僅是沒有生命的可以上網,有生命的也可以連網。就像幾年前他在臺大時,就開始將半導體與大腦結合,用大腦取代滑鼠直接操控下指令。當時用的是基本的1 bit的運算能力,可以做出0與1的動作,用在開與關,執行兩個步驟的動作。後來再加到2 bit的話,就可以做出四個動作。現在可以執行難度更高的動作,不是難事。他相信,用大腦去操作,執行指令,在10年內一定可以看得到成熟應用。

他下了一個註腳:未來就是atom(原子)+bit(電腦位元)的世界,就是兩方衝撞與整合的結果。對從小就想成爲科學家,後來成爲科技創新教育家的他來說,是充滿期待,也有幸參與其中的。原子+位元會產生什麼變化?看網路的電子商務對傳統店家帶來了多大的衝擊,再看衛星定位對過去賣地圖的業者有多大的影響,就可知資通訊科技改變了現有的世界多少了。

學習系統大顛覆

顛覆是最大的現象。陳良基認爲所有產業體制,都會被顛覆、都會被改變。

很多人以爲臺灣教育的海嘯少子化,但在他看來:教育的海嘯是機器人,是數位科技。爲什麼?因爲老師大半的功能會被機器人取代,很多的工作不需要老師去做了,特別是學習。未來一部機器人可以教學生課本,教學生技能,老師部分工作會被取代。

再者說到學習,學校也不再是學習知識的唯一場所,網路上有很多的開放式課程,已能提供相同的知識資源,讓學生隨時隨地可使用。學生學習不在課本上,不在教室裡,一樣能有知識及專業

另一種教育顛覆是:體制的顛覆,特別是學習系統會改變。我們也看到,矽谷不是一堆的中輟生撐起一片天嗎?如微軟創辦人蓋茲沒有讀完大學就創業,佐克柏也沒有讀完哈佛就創辦了臉書。這些天才型的創新人才帶動了美國經濟成長很重要的一部分,但他們卻不一定完成現有的學習系統。

現有的學習系統源自於19世紀工業時期,需要很多技術人才,發展出來的教育系統,從小學中學到大學,完整學制培養出的人才,供產業所使用。

但未來,學習型態改變了:網路取代教室、機器人取代老師、學制並非人人適用。未來學習會朝向適才適性、適所去發展,因材施教變得更明顯,更重要。

陳良基大膽預測:「也許學制會有很大的變化,不一定要從小學、中學,唸到大學研究所,應有不同的學程與學制供不同的人去念。」他認爲,未來可能有5%的創新或天才型的小孩不適用現有的教育體制,甚至更多,到20%。因爲未來的產業及世界不一樣了,不大可能大家學習方式都一致,一定是朝更多元的方向去發展。

但教育是普及性的,如何做到多元發展?陳良基強調:看似有些矛盾,但卻不衝突。其實,教育原本就是很個人化的,學習也是很個體化的。雖然大家在同一個體制下,甚至在同一班級裡,但每個人的學習方式不同,經驗不同,產生出的結果就不同。

「就像在同一個稻田裡,看似播下的種子是一樣的,插的秧苗也沒有不同,但長出來的稻子就會不一樣。」來自雲林鄉下的他,以「農耕式教育」說明他在教育界的主張。

身爲一個教育家,就是在耕作一畝教育田。教育田裡會播下很多種子(學生),每個種子都不同,來自不同的背景及家庭,展現出不同的天賦與資質。作爲老師的工作就是幫助學生,適時的給他們養分水分,協助他們長大。更重要的,看他們不同的需求與特質,給予不同的養分及水分。之後,就讓它們自己內化,自己成長,未來的貢獻也會不一樣,這就是農耕式教育的想法。

保有好奇心與創造力,是適應新世界的重要能力

陳良基特別對家長說,不要太煩惱小孩未來是否具有競爭力。未來的工作,有六成是現在還沒看到的。因此,煩惱與擔心有時是不實際,倒不如讓小孩的好奇心能維持住,未來可能更有創造力,更能適應新世界。

陳良基以他兩個小孩爲例,在課業上他沒有太要求,「不要最後一名就可以了。」雖然當上臺大副校長,但他始終認爲功課不是太重要的事,只要能應付就可以,其他時間隨着他們的興趣去發展。

一度,老大高中時數學不太優,他有點擔心。後來瞭解到,孩子是因爲不背數學公式,考卷發下來他反而去推算公式,別人用背的公式在解題,他卻在推算,時間結束只答了一半的題目,成績當然就不好。

不過,老大後來念成大,更出國拿到哈佛電腦博士,在做人工智慧(AI)的研究,也很不錯,並沒有問題。老二喜歡音樂,雖也念到成大,但他以音樂爲主,學業爲輔,還拿過大專盃吉他演奏的冠軍,也很適性發展。

陳良基說,小時會看水稻田,秧苗成長是一撮在一起,因爲秧苗小時要互相依賴,始能成長。後來長到10~20公分大時,就要一株株的分開,開始需要有空間,才能各自發揮長得更大。

教育小孩也一樣,要適性發展,要給他們空間。針對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考量及學習方法,以終爲始來考量,求得他們有一技之長,長大就能成爲未來社會有用的人才。

深化技能,纔不會被機器人取代

Q:未來人才如何培養?

A:仍是回到適性適才適所的原則上。如把教育視爲一畝田,主事者應是把這畝田的條件及環境做好,待撒下的種子(學生)一一成長。老師則是農夫,要依每位學生不同的差異與需要,給予不同的養分,就能培養出不同特質的人才。當然教育部是一個大園丁,不能只看重少數的特優學生,要成就每一位學生。但學習是很個人化的,未來發展及成就也是很個人化,雖有全體適用的標準,但仍看重個別差異,給予不同的養分及水分。

Q:不少父母都很煩惱自己小孩未來沒有競爭力,你有何教養秘方?

A:其實沒有什麼秘訣,就是維持小孩的好奇心就好了。好奇心容易被教育制度壓抑,因此,做父母的要時時留意,不要讓小孩的好奇心不見了。如果每件事都習以爲常,覺得沒有什麼特別,那就不會對週遭事物有興趣,也可能就流失了創造力。好奇心可以有創造力,也能有創新的能量,爲人父母就是讓小孩保有好奇心就對了。

Q:以教育部來說,面對未來潮流,有何因應政策?

A:除了更重視適性適才之外,就我主管的高教來說,我會從人才出海口回來看現有大學,就業市場及需求是什麼?現大致分爲三類:藝術類學術類及技能類。八成的學生是從技術類的大學出來,以符合就業需求。而學術類約有一成多,則重點培養學生投入前膽研究之路。最後較少的藝術類大學,只有四所,培養藝文人才,爲社會之用。

技術類來說,對未來影響比較大。故我們要做的就是深化技能,讓他們在就業市場中取得不可取代性,即使機器人來了,也不會被取代。例如曾被《時代》雜誌兩度讚譽爲「印度洋上最偉大的廚師」的江振誠,他最早在法國花了二年時間,只處理馬鈴薯,最後練就出深度與專業。要使學生有技能、有價值,纔不會被機器人取代。

陳良基/面對未來世界的4大關鍵能力

1.好奇心

談到未來世界需要的能力,陳良基從他剛滿一歲的小孫女身上,看到人類的本能──好奇心。他驚訝小孫女可以對外在世界有如此大的好奇心,每天都會有新發現及新想法。對事物的好奇心就是適應未來的能力,有了好奇心,就能驅動自我學習機制,就能保有競爭力。

有一句話說:「下一秒要比上一秒更厲害。」這就是所謂的學習能力,不停的學習,不斷的求知,才足以因應未來世界。

小孩因爲對外在事物都覺得新鮮,會有好奇心,就會去探索觸碰,不斷學習,讓她也變得聰明。很多時候,孩子上了上學後,不再主動學習,也不如以前的聰明。這也許是我們要修改調整的,自我學習能力是不是受到教育體制而弱化了?出了校門後,是否可能再重啓學習機制,甚至終身學習,這是未來競爭的關鍵。

2.綜整能力

未來不是靠記憶,靠背誦的,而是要靠彙整分析的能力。現在資料都可在Google上找得到,要擺脫記憶與背誦的學習方式,把更多精力與大腦放在能將大量資料快速彙整及分析的能力,進一步做出判斷與決策,這纔是因應未來世界的能力。

3.具有表達及說故事的能力

未來世界充斥着機器人,因此人際互動顯得更爲重要,特別是社羣能力。在臺大教書常會發現很好的人才,有很強的技術能力。但出國去參賽或present時,會發現他們表達能力差了些,說的故事不夠動人,也吃了悶虧。

這可能是因爲臺灣過去是代工思維,別人告訴我們怎麼做就怎麼做,不太敢有自己的想法。學校也有這的情況,教出來的學生不太有自己的想法,更不敢說出口,也失去創新的機會。

未來人才要有更多的人際互動,要有表達能力,能用自己的想法去說服別人。其中具備好的外語能力,應是基本,才能與外國人溝通。矽谷有storyteller(說故事)的行業,我們應具備這樣的能力,以在人際互動的社會中「說」出自己的優點。

4.想像創造力

如果說天才及創新的5%人會決定未來世界,那麼其實我們要有更多的創造力及想像力,讓更多的人去創造未來經濟,帶動新世界。甚至業界常說的80/20法則,我們更要有20%的空間及自由,去讓人可以創造想像力,達到創新。否則,連最後的5%,都淹沒在大海之中,沒有想像力及創造力,更談不上有未來。

延伸閱讀:

洪蘭:「種瓜得瓜,你想教出怎樣的孩子?」

父母的妥協,造就孩子任性耍賴

處理孩子悲傷的方法只有一種:請允許他們悲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