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之道/反武統 成就兩岸最大利益

2020年6月6日臺北市/在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宣佈6月7日大規模解封前的週末,北市信義商圈百貨公司6日已出現逛街人潮。(圖/報系資料庫

上海東亞研究所所長章念馳在《中國時報撰文,呼籲兩岸共創一中概念」,卻遭主張武統大陸學者李毅痛批;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院長陳孔立撰文聲援章念馳,李毅再度發文反駁陳孔立。一時之間,「武統論」在社羣媒體上引爆熱烈討論,還有臺灣統派網紅髮文支持李毅。

章念馳、陳孔立是大陸涉臺學界泰斗,與武統派人士不在同一層次,這場筆戰本無探討的必要,且「和統PK武統」也非新的議題。然而,隨着民進黨執政、兩岸關係惡化,「和統PK武統」已變成各自挾百萬乃至千萬民粹的對撞挑動兩岸敏感神經後座力不可輕忽。

以臺灣目前主流民意執政者路線,以及統派在臺灣艱難的處境,兩岸統一不可能由臺灣主導,臺灣無力也不願推動統一。因此,當人們討論武統或和統時,通常是指大陸的對臺政策,這固然屬於大陸內部的決策,但事關每個臺灣人的生命財產安全,自然不能置身事外。

如果真的瞭解大陸長期對臺戰略,就應該認識到,中共從來不把「和統」和「武統」兩者割裂開來。否則怎麼會有《反分裂國家法》規定動武三大條件?否則怎麼會有外交場合的拔樁遊戲?又怎麼會有《習五條》重申對臺不放棄武力

事實上,中共本就沒有「放棄武統」的問題,即便是陳孔立、章念馳等和統派,也始終未反對《反分裂國家法》或「對臺飛彈」,甚至他們本身就是中共對臺「文攻武嚇」的決策參與者。不過,只要「統一」寫進中共黨代表大會報告裡一天,大陸學者對臺灣倡議「統一」就是職責使然。

對於臺灣人來說,飛彈不長眼、戰火不識人,武統導致生靈塗炭,哪個人受得了?大陸武統派也必須瞭解,當美國認爲三十年對陸「接觸」失敗,改以透過激將法,誘使或逼迫大陸閉關鎖國,將使大陸改革開放成果前功盡棄。

若兩岸形成「以武促統」和「以武謀獨」之間的對決,讓臺海陷入戰火,美國不費吹灰之力即可甩開中國。中共犧牲三十年發展,纔拿下臺灣;美國以犧牲臺灣爲代價,重新坐穩全球老大,誰賺誰虧,誰贏誰輸?

武統並非大陸社會的主流,臺獨也不是臺灣多數人的信仰,追求過好日子、兩岸和平共處,是兩岸人民發自內心的聲音。即便環境再艱難,兩岸「和平派」應該堅持促進兩岸溝通,化解心結,「反對武統」正是臺灣人的基本良知

更多 CTWANT 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