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之道/兩岸避戰 小英必做這件事

臺灣購買的66架新式F-16戰機(圖/翻攝自美國空軍官網

美國國防部艾斯培(Mark Esper)上週一投書華爾街日報》,表示美國已經做好準備對抗大陸,並呼籲重視人權法治國家,團結起來對抗中國共產黨。次日,中共解放軍北部戰區實彈演習時,美國U-2高空偵察機進入其禁飛區,遭大陸國防部批評這是赤裸裸的挑釁行爲。

中美兩大強權相互展示肌肉,難免讓周邊中小型國家緊張,深怕捲入危機衝突。例如日本防衛大臣取消視察釣魚臺印尼新加坡代表東南亞國家協會經濟部長會議上,稱不能站隊任何一邊,要同時與兩國保持良好關係。

隨着中美衝突加劇,在臺灣也引發一場總統級的國家戰略論辯。前總統馬英九直指總統蔡英文一面倒向美國,並提出「首戰即終戰」的警告。蔡英文立刻還以顏色,抨擊馬英九對民主價值不吭一聲,爲了主權卑躬屈膝,換不來和平

早在今年五月,外交部長吳釗燮接受美國媒體專訪時就提到,中共對香港推動「國安法」後,接下來很可能會對臺對武。然而,根據「中華民意研究協會」調查,僅有二九.五%民衆認同,五六.六%不同意;日前另一份民調更顯示,有近八成的人認爲兩岸短期內不會發生戰爭,反映出民進黨高喊的「中國威脅論」,在臺灣社會的想像中並不真實。

臺灣社會之所以不畏懼戰爭、不相信會有戰爭,與多數民衆認爲美國會出兵援助有關,根據前述調查,認爲美軍會來的佔比多達五八.七%,僅有二八.六%認爲不會。矛盾的是,如果中美髮生軍事衝突,卻只有二一.六%的民衆認爲應堅定站在美國那一邊,近半數民衆認爲我國要避免捲入雙方軍事衝突。

臺灣民意看似矛盾,卻符合人性,美國人又何嘗不是如此。根據美國芝加哥商會二○一九年的調查,僅有三八%美國民衆支持美軍在中共侵臺時出兵。

事實上,自一九九六年起,中美兩方國力差距大幅縮減,根據國際貨幣組織和瑞典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的數據,中美經濟對比從差距十倍到一.五倍、軍事對比從二十倍降到二.五倍;兩岸經濟對比則從三倍到二十五倍、軍事從對等變爲差距二十五倍。盤點美中臺三方實力變化,臺灣人其實是活在「想像中的安全」。

對於緩解臺海緊張情勢,大陸官媒環球時報社論呼籲美中臺三方都應做出努力,更表明希望蔡英文展現自主性、懸崖勒馬。《環球時報》社論雖不完全代表北京高層,但仍可視爲政治訊號,希望蔡英文接收到了。

兩岸短期或許不會發生戰爭,但若危機繼續升高,最終恐難以避免。蔡政府已經透過開放「小明」和陸生入臺釋出善意,完成緩解兩岸緊張的第一哩路;未來如何在美國影響下展現自主性,避免一味順從任何一方,並調和藍綠對兩岸議題分歧,蔡英文責無旁貸。

更多 CTWANT 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