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尚智/不捐錢給慈濟,那該捐給誰?
▲慈濟募捐衣物、毛毯,援助敘利亞難民。(圖/慈濟基金會提供)
文/王尚智
這幾年對於「慈善形式」的查訪與勘破,倒不是我因此有任何失望不滿。關鍵的幫助,反倒是鬆了口氣!
那些所有以大張旗鼓的慈善形式,實際上從結構滲入本質的扭曲,內部早就遭到「階級、人性、金錢、權力」徹底覆蓋。我終於不再被其以任何方式與說法所迷惑。
慈善本身,如今廣泛成爲上下共同吸吮以「自我催眠、催眠他人的乳水」。不斷假設着、創造着虛實不清的苦難與對象,從中去推動概念乃至矗立出一些巨大項目,藉此宣傳總爲了席捲各方人心時間與財富資源,以其所標舉之名之人,彷彿「永無止盡的繼續做慈善」!
這不是立場不同的「批判」。這是如今非常單純的「描述」。楞嚴經里老早就清楚的描繪着這些假借「慈悲」的魔擾因緣。或者透過介入關鍵當事者的意志,或者藉由當事者身旁親近者的煽惑,於是,所有以慈悲之名的「莊嚴且巨大的假象」,造就着巨大的集體流轉。
直到無常最終來臨了,也徹底覆蓋!各方追逐者與參與者,終究要面對一場難再自我牽強說服的「凋零的慈悲」,但畢竟早已徹底迷逐於慈善的形式,遠離了真實解脫的契機。
這些「慈善的竊取者」,經典中完整的描述,他們是如此善於以慈善之名進行「竊取」!實際上向上竊取諸佛菩薩功德智慧卻又遮止其名號,向下竊取衆生人心資財而又覆藏其各自的莊嚴美善。上下所取,逕自莊嚴自身、企圖無盡的擴張!
如今發生在我們眼前社會,所看到的這一切,已經非常非常清楚了!也有無數的疑惑者、理解者,洞悉者。差別只在於肯不肯面對,以及敢不敢說出口而已。
於是,什麼纔是我們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抉擇的「慈善」?
在臺灣從上到下被洗腦了數十年,彷彿行善就等於「捐錢給慈善團體」;倘若是宗教信衆,則還更是「捐給寺院教堂、供養法師教會」。我自己最終慢慢思考並研發,爲我自己所設計,涉及金錢的慈善行爲,是這樣的:
1. 供養寺院道場:
原則上以購買寺院花心思設計的「佛教文物」,諸如御守、香爲主。對於佛寺本身或大殿佛像,具備恭敬保存且真實早晚禮敬課誦,而非「蓋好塑好給人添香油錢」!固定供養一千臺幣。佛寺若有特殊修繕計劃、區域慈善教化項目,經詢問評估後同樣捐款。固定點燈或法會等「道場例行經濟活動」,則完全與我無關。
2.供養法師:
原則非常簡單!所有真正樸素修行、走「出世間法」與「解脫道」方向的法師,判斷方法只要詢問自己內心觸動。一概供養1至2千元。所有知名、出手闊綽、出入信衆環繞、坐奔馳寶馬、臉上華光氣宇萬千因爲明顯平日有吃人蔘靈芝冬蟲夏草保養,特別是在自己的寺院道場幾乎不再親自出馬做早晚課的法師,完全與我無關!我也壓根沒興趣,也不想結緣。
3.不再刻意去做「遠方的慈善」:
首先,對於那些財務披露不明、行政預算尤其行銷宣傳比例太高的慈善團體,再有名、再打動人也一概敬謝不敏。我早已不捐任何佛教慈善團體,也不捐展望會。而所有慈善團體的捐助計劃,改以「每季評估」捐款一萬元,或每年五萬元鎖定單一項目進行。捐款前並且A.電話詢問項目內容或親自前往接觸項目「執行人員」(不是接待收款人員).B.追蹤詢問項目進度,包括實際狀況或是否有其他困難。
4.,專心做「來到眼前的慈善」:
每天出門的「口袋」(不是放在包包內)隨手可及,除了手機、鑰匙之外,以小塑膠袋固定裝入「1美金/10元港幣/10元人民幣/50元臺幣」的兩小包,若遇見真實病困或乞討,或逕行銷售自己努力生存的障殘朋友,直接給予捐助或購買。每天捐助兩小袋一百元。有特殊觸動再另外取包包、拿錢包。
除了這些涉及傳統的供養與佈施,尤其濟予匱乏不足的「慈善」之外,另一種具有正面鼓勵性質的慈善,來自「小費」!尤其對於那些在自身工作領域,專注而勤奮的人們尤其打工的年輕人,即使互動上不涉及收費,我也都特別願意在最後以一份微笑,握住他們的手、塞入一百元,並鼓勵說聲「你做事很認真,要保持下去喔!」做爲離去前的結尾。
概念上其實無涉上下,如同對待朋友,就是請喝一杯咖啡,或者請吃一個便當!對於那些真實努力於本業、正直精勤於本分的人們,這個遼闊的人海世界,應該要回給他/她們一些「迴音」!讓他們知道:善良努力的人,其實不必疑惑或孤單。
一如我自己這輩子,始終也是受領着無數陌生人的好意與慷慨對待至此。如今我已決然無惑於,那些「慈悲的大小、功德的多寡、名義的虛實」!所有那些假設着一場場碩大苦難而必須推動的慈善,最終若非「無知的放大」就是「貪染的變形」!
所有被席捲而來的人們與資源,總是進行着一場「以慈悲之名的流轉」!而最終本身也在內部的人性階層、權力爭奪中流轉起伏,雖說對外繼續披掛着以神之名、以人之名的慈善外衣。
「蓋大道場能度更多人」、「創大團體能做更多事」、「搞大項目能幫更多人」,無一不是一種「以欲成願的欺瞞」!這個世界若能夠圓滿,是因爲每個人,能在自身的生命中清醒並且「本業清淨、無所追逐」!尤其佛教的精神是爲了生死煩惱「解脫」,而不是爲了形式上的各種「慈善」。
正信佛教的精神,從來都不是也不會刻意,讓任何人去「變成某一個特定組織團體的人」,或去「死命景仰膜拜特定的人」!包括決不會去刻意「追逐於慈善」,更何況慈善中還有複雜的金錢大小和階級地位。
這是我對「實踐於金錢方面的慈善」,分享一些屬於我自己這個階段,整理研發的方法與結論。
●作者王尚智,資深媒體人。本文已獲授權轉載。以上言論不代表本報立場。ET論壇歡迎更多聲音與討論,來稿請寄editor@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