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報社評》隱形冠軍企業發光的機遇

旺報社評

大陸幅員遼闊、人口衆多,號稱「大就是美」,超大型國企是經濟支柱,但近年大型民企崛起,已具有全球影響力。不過,近年大陸開始着重具研發能力、創新能力的中小企業,日前成立北京證券交易所,就是針對所謂「專精特新」的中小企業,給予資金支援,期望帶給中小企業足夠的資金闖出局面。

創造有利投融資環境

所謂「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是指具備專業化、精細化、特色化、新穎化4大優勢的中小企業,也可以說是「隱形冠軍」企業。早自「十二五」規畫以來,大陸有關部門就已發佈相關政策力推中小企業向「專精特新」發展,「十四五」規畫和2035目標綱要中再次提出。7月30日中共政治局會議要求開展補鏈強鏈專項行動,加快發展專精特新中小企業,以解決被美國技術限制的難題。

鼓勵中小企業發展,背後突顯兩個重要背景:於內,大陸經濟進入產業升級與高質發展階段,「共同富裕」成爲中共執政的關鍵詞;於外,歐美等國家在關鍵核心技術上繼續對大陸限制出口,使大陸面臨產業鏈供應鏈安全風險。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長期專注細分市場,創新實力強、配套能力突出,對加快經濟轉型升級、突破關鍵核心技術填補產業鏈缺口、維護供應鏈穩定和改善民生具有重要意義。

在政策支持下,大陸「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數量已突破4萬家,其中「小巨人」企業已近5000家。「小巨人」企業是「專精特新」企業中的佼佼者,有9成以上集中在覈心基礎零組件和電子元件、關鍵基礎材料、先進基礎工藝、產業技術基礎領域。

融資困難、融資成本高始終是大陸中小企業發展的難題,深圳中小板、創業板、新三板、科創板雖着眼於中小企業,但據統計,在專精特新名單的A股上市公司僅約300家,顯然滬深市場對企業上市門檻太高。

北京證券交易所以現有的新三板精選層爲基礎,將可以創造有利於更多中小企業的投融資環境。德國、日本等製造業強國的實踐以及大陸的探索,均表明培育更多的創新型企業、催生更多的「小巨人」企業,對提升國家制造業水平大有裨益。

小巨人迎強勁吸金潮

民營經濟爲大陸貢獻了50%以上的稅收、60%以上的GDP、70%以上的技術創新、80%以上的城鎮就業、90%以上的市場主體數量,是「專精特新」的潛力股和儲備力量。新冠疫情發生以來,民營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的生存環境惡化,只有加速成爲「專精特新」型企業,擁有技術優勢,具有不可替代性,才能在激烈的競爭浪潮中更好地生存下來。

另一方面,應優化創新環境,給予「專精特新」企業更良好的經營環境。過去兩年,大陸在資本市場推陳出新,爲不同行業、不同規模的中小企業提供融資平臺,包括創業板的改革、科創板的設立,以及持續推進全面註冊制,乃至北京證交所的成立,就是爲了服務更多中小企業。而今年以來的反壟斷行爲,從某種程度上說,也意在爲中小企業創造更大的發展空間。

作爲國家鼓勵的方向,大陸專精特新企業迎來新的發展機遇。隨着北交所的成立,資本市場已經將「專精特新」企業看作下半年的新賽道。

未來「小巨人」企業將迎來強勁的吸金潮,人工智慧、5G、網通、新能源汽車設計等高科技行業將成爲研發創新的重點領域。大陸工信部表示,爭取到2025年,培育10萬家省級「專精特新」、1萬家「小巨人」、1千家「單項冠軍」企業。

臺灣擁有衆多符合「專精特新」特徵的企業,南通斯密特森光電科技公司就名列大陸第2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名單中。大陸市場向臺灣隱形冠軍企業敞開大門,各地的產業園區爲兩岸中小企業提供孵化土壤,多家銀行及金融機構都推出對臺資企業的金融服務措施。在大陸培育隱形冠軍企業的過程中,臺資、臺企大有可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