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報社評》 讓科學家面對羣衆

旺報社評

科技已成爲21世紀國家競爭力核心,科學必須與應用和市場結合,方能有助於國家競爭力的提升。近年大陸投入大量資源發展半導體產業,卻未能得到相應的成果,讓大陸深刻體會科普與市場應用的重要。大陸於十八大後,開始強化科普工作,科普財政投入年增長平均8.16%;2020年科技館和科技類博物館共1525個,較2012年增加50%以上,視頻網站科普類影片流量更是迅速增長,大陸決心讓科學走入凡間,科普黃金時代正迎面而來。

臺灣民間活躍起步早

大陸官方近日發佈《關於新時代進一步加強科學技術普及工作的意見》文件,決進一步鼓勵建設具有地域、產業、學科等特色的科普基地,並提出兩岸「加強科普交流合作」政策方向。多年來,兩岸在科普領域已積累良好的合作基礎,科普交流相當密切,未來若能持續推進,勢必大有可爲。

兩岸科普工作各有優勢,臺灣高等教育發展較早,積累了許多科技人才,在科普領域起步早,經驗豐富。譬如1980年代建成的臺中科博館,在研究、收藏、展示、推廣、經營等方面都走在世界前沿,成爲大陸博物館界考察觀察的對象。此外,臺灣參與科普工作的民間力量相當活躍,相關社會機構與公益組織發揮積極作用,利於科普工作走進民衆生活。

大陸近些年在科普展示、科普創作、科普讀物出版、場館建設等方面發展迅速,政府部門整合能力較強,且擁有前瞻性的規畫目標。《「十四五」國家科學技術普及發展規畫》提出,到2025年公民具備科學素質的比例超過15%,建立多元化科普投入機制。隨着經濟社會的發展,大陸從政府到民間,對科普事業的重視程度不斷加深,原創科普作品持續涌現,已誕生兩位摘得「雨果獎」的科幻作家。

先進國家的科普工作都已進行數位化轉型,兩岸亦因應共同探索科普創新之路。兩岸科普界已建立多種互動合作機制,爲兩岸科技交流貢獻良多。創辦於2008年的海峽兩岸科普論壇,形成了一年一度的雙向互動交流機制,成爲兩岸最具規模、最具影響力的科普交流盛會。再如以吳大猷科學普及著作獎爲代表的科普評選活動,曾獲原創類銀籤獎的《草木緣情》,作者潘富俊來自臺灣,出版社則是大陸的商務印書館,顯示出兩岸科普力量的融合效益。

數位科普兩岸多交流

兩岸科普界均面臨媒介數位化轉型的新挑戰,據大陸官方統計,通過微博、網站、微信平臺傳播的科學資訊已佔80%以上。網路是科普數位化的「雙刃劍」,僞科學、假科普層出不窮,令真假科學難辨。因此,兩岸科技工作者應創新傳播手段,鼓勵民衆參與科普互動,形成良性局面。臺灣有一檔電視節目「流言追追追」,透過選定一些議題,邀請科學家解釋該議題,與民衆雙向、多元互動,應有助於民衆的資訊辨別能力,值得大陸借鏡。

鼓勵、引導社會資源參與科普,推動科普產業發展,應可爲科技創新奠定基礎。大陸科普投入仍相對較低,相關基礎設施較爲薄弱,尤其是民間與社會力量參與度低,還需要更多政策措施鼓勵民間力量投入科普工作,同時還要探索科普傳播新形式,發展科普講解、科學演示、科學脫口秀等新傳播形式,以增強傳播效果。

在歐美國家,科學家面向公衆的科普活動,源遠流長且已形成機制,包括髮行出版物、開放研究場所等。英國學會組織的「聖誕夜少年科普講座」,德國的「科學長夜」等,都是科學家走出「象牙塔」推廣科普的案例。大陸既要學習借鑑西方的科普探索經驗,更要結合自身的社情民意,進行與時俱進的創新。未來,兩岸應鼓勵科普場館間互展互動,加強優秀科普作品、產品、展品等交流推廣,共同打造科普傳播的新範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