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報社評》惠臺政策要和臺商臺企接地氣

報社

全球大變局下,2020年大陸是全球唯一經濟正成長的主要經濟體,GDP一舉超越百兆元人民幣。依據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發佈的報告,去年全球外國直接投資驟減42%,大陸卻出現4%成長,達1630億美元外資,居全球之首,成爲穩定全球經濟的正能量。大陸有效抗疫,經濟強勁復甦,展現了經濟韌性與體制優勢,其中更蘊含着對全球和兩岸的共同發展機遇

兩岸做大共同經濟蛋糕

去年底召開的中共十九屆五中全會,擘畫了大陸未來5至15年經濟社會發展藍圖,提出了到2035年基本實現現代化的遠景目標。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進一步強調了新發展階段、新發展理念和新發展格局。可以預見,在「雙循環」格局下,擴大內需將成爲大陸的戰略基點,圍繞這一基點,大陸將大力發展數位經濟,加大新型基礎設施投資力度;加大新一代資通訊技術、人工智慧、新能源汽車、數據中心領域投資;將大力挖掘城市羣潛力,推動新型城鎮化城鄉區域協調發展。同時,科技創新將發揮關鍵作用,大陸將致力於發展核心技術,突破美國技術壁壘,以確保產業鏈安全。

在新發展格局下壯大、升級中華民族經濟,臺商臺企不能缺席,且應成爲主角,兩岸應積極創造做大共同經濟蛋糕的天時、地利、人和條件

首先,兩岸經濟在疫情威脅及中美貿易摩擦不利情勢下,經濟依存度反而成長,2020年兩岸進出口貿易額同比成長14.3%。其中大陸對臺出口601.4億美元,同比成長9.1%;大陸自臺灣進口2006.6億美元,同比成長16.0%。去年全年臺資赴陸投資額共約59.6億美元,亦同比成長41.5%。顯示臺商仍看好大陸市場,「兩岸經濟脫鉤論」顯然不成立。

其次,臺灣經濟需走出去。臺灣是淺碟型經濟體,經濟發展需要充分整合利用內外資源與市場。背靠大陸,廣闊的資源、市場和地理位置是臺灣得天獨厚的條件。面對全球疫情衝擊和全球化按下暫停鍵,區域化進程加速推進的情勢,前往大陸尋找鏈接合作纔是根本出路。

第三,大陸對臺商臺企的政策支持力度只增不減。無論兩岸政經格局如何演變發展,大陸推進兩岸融合發展的思路沒有改變,始終堅定以兩岸同胞福祉爲依歸。從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31條」、「26條」,到幫助臺企復工復產的「11條」新舉措等,大陸不斷完善臺企臺商融入大陸的政策體系。「十四五」規畫綱要明確提出,「加強兩岸產業合作,打造兩岸共同市場」、「支持臺商臺企參與『一帶一路』建設和國家區域協調發展戰略,支持符合條件的臺資企業在大陸上市」等。

切實提升臺胞幸福感

在這些優勢下,一方面臺商臺企可主動求變、積極融入,尋找兩岸產業的連結點。將大陸從生產基地的定位向主要市場來轉型和佈局,分享大陸擴大內需的紅利,透過融入大陸雙循環體系來開拓國際市場。RCEP生效後,相關產業要防止被邊緣化,宜與大陸共同擴展在東協、歐洲、東北亞地區的經濟合作版圖。在覈心科技領域,則是兩岸加強深度產業融合的契機,新基建領域臺企臺商參與的機會很多。

另一方面,大陸也要進一步將惠臺政策細化並追蹤落實。未來,大陸料將繼續推出更多完善保障臺胞同等待遇的政策,在支持臺商臺企參與「一帶一路」建設和區域協調發展戰略上也會進一步加大政策力度。在政策制訂上也應更人性化更細緻一些,在實施過程中需針對臺商、臺企建立效果追蹤、意見回饋評估機制,持續優化,切實提升臺胞的獲得感、方便感、幸福感。

大陸全國政協主席汪洋在此次對臺工作講話中特別提到了執行力,要求「壓實責任,加強協調」,把相關決策部署不折不扣地落到實處。未來惠臺政策見效可期,臺商應把握大陸新發展格局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