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報社評》臺海的戰爭與和平
旺報社評
普丁派軍進入東烏克蘭,美國與歐盟除祭出經濟制裁外,顯得一籌莫展,只能坐視烏國孤軍奮戰,平民在轟炸下死傷。俄羅斯動手前,美國總統拜登喊話戰爭即將爆發,英國首相強生也聲稱,俄羅斯正在策畫「1945年以來歐洲最大規模戰爭」,卻未能避免戰爭爆發。強生還扯上臺灣,宣稱如果西方國家不能履行支持烏克蘭「獨立性」的承諾,將在全球造成「破壞性後果」,包括對臺灣。
臺灣應維持自主性
烏克蘭危機效應波及臺灣,臺海和戰再度引起關切。民進黨政府提出3大理由強調臺灣不是烏克蘭,但不能平息輿情的擔憂。國民黨智庫舉辦大陸軍事對臺威脅座談會,討論美國會不會出兵援助臺灣?討論熱烈但沒有答案。臺灣國際戰略學會與臺灣國際研究學會以「拜登期待一場戰爭?」爲主題共同舉辦研討會,提出臺灣應維持自主性,不要讓美國當槍使,以免陷入戰火的共識。
臺海和平符合兩岸人民利益,但民進黨要「抗中保臺」,還強勢操控民意反中,使和平成爲投降主義、失敗主義的代名詞。現在不要說一般民衆,連國民黨當權派都忌諱談「九二共識」,兩岸和平統一也不敢主張,兩岸關係走向惡性循環。國民黨「國政基金會」召開的座談會,聚焦大陸若強取臺灣外島,讓臺灣人看出美國不敢參戰,即可挫敗臺灣民心士氣,逼迫臺灣做出政治妥協,就俄軍在烏克蘭的行動看來,並非不無可能。座談現場有人稱,大陸民航機在東引低空出現,讓民衆拍到照片,接着東沙島也出現大陸軍機,迫使讓蔡英文必須出面喊話,國防部隨即舉行實彈射擊,媒體跟着做大幅報導,可以看到戰爭的陰影正浮現。
習近平近期反覆宣示和平統一方針未變,臺海緊張情勢卻仍繼續升高,這一方面因爲對臺工作單位對「臺獨」活動產生急迫感,「武統論」因而相應升高。二方面美國國會、軍方與智庫也頻頻示警臺海緊張,討論如何武裝臺灣,與臺海戰爭一旦爆發的應對方針與計劃,而臺灣社會也出現「和平無望論」。
討論臺海戰爭主要三類人:第一是美國軍工產業與其政治代理人,他們未必希望真正打仗,但把臺灣說得越危險,就越有武裝臺灣成爲「堡壘」的合理性,可以大剌剌把先進武器賣給臺灣,賣武器發大財。
第二類是急獨,認爲兩岸終將一戰,晚戰不如早戰,趁大陸不夠強大之前,先挑起戰爭,屆時或許還有能力抵抗,如果大陸無法打贏,就可以趁機宣佈獨立。獨立不可能依靠和平,只有依靠戰爭的主張,對獨派相當具有吸引力。
消弭武統論、戰爭論
第三類是出於危機管理的需要,提出兩岸戰爭警訊的目的在危機管理。危機理論中「時間、驚訝、決策」是三種處理危機的手段,美國經常使用危機理論來操控、預防危機。以這次烏克蘭危機來看,拜登政府把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時間點明白指向2月16日,就是以時間因素來決定戰爭是否會發生。
俄羅斯軍隊雖然沒有在2月16日入侵烏克蘭,但美國情報並非不正確,而是情報被美國取得並曝光後,俄羅斯做出調整。因爲發動戰爭的時間點若被敵方掌握,就失去了「驚訝」的效果,反而可能讓俄軍陷入被動,俄軍果然延緩數天進入東烏克蘭。
在美國操控危機處理行爲模式下,美國軍事戰略專家紛紛點明兩岸戰爭的時間點。前美國印太司令戴維森去年首先開始點明,6年內大陸會發動攻臺戰爭,其他重量級美國學者也把大陸對臺使用武力的時間點說得越來越明白,希望創造強化警訊、即時因應的效果。
蔡英文政府有樣學樣,也越來越把兩岸發生戰爭的時間點給挑明,有一種不怕你來戰,就怕你不戰的想法,臺灣軍方最常說的「不畏戰、不求戰」就是這種心理。但對大陸而言,這是挑釁,反而提高戰爭風險。
美國主張自己的「一中政策」,習近平仍堅持兩岸和平統一,和平框架還在,但美中關係惡化,兩岸關係亦緊繃到極點,民進黨不斷挑戰中共紅線,兩岸民間相互仇視,對抗情勢若繼續升高,「擦槍走火」不見得不會在臺海發生,如何消弭武統論與戰爭論,是烏克蘭危機後的當務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