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報社評》美國恐難在臺海打第三場戰爭

社評

美國國會「戰略態勢委員會」發佈報告,認爲美國有可能必須同時與俄羅斯和中國作戰,須爲此做好準備,除擴大軍力、加強與盟國關係外,更要加速核武器現代化。兩岸關係日益緊張、俄烏戰爭導致美俄關係惡化之際,美國國會這份報告,代表美國未雨綢繆之意。這份報告並未透露中俄在覈武器方面任何合作的跡象,卻認定「他們之間可能會以某種方式進行最終協調,讓我們陷入不利的局面」。

俄烏戰爭久拖 美國厭煩

另外,美國陸軍太平洋地區司令弗林將軍在華盛頓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的一場座談會上指出,中國「侵略性、陰險和不負責任的行爲」對印太地區國家的領土和主權完整構成挑戰,美國及該地區盟國陸軍的合作,目的在保障和平。

俄烏戰爭未了,以巴衝突再起,並未讓美國輕忽東亞地區的戰略情勢。華盛頓哈德遜研究所近日舉辦一場美中競爭研討會,與會者斯伯丁認爲,美中兩國涉及意識形態和經濟領域的競爭,猶如第二次冷戰,想做美國盟國及夥伴,就必須遵守相同的規章制度。他認爲,若非自由世界科技人才及資本的流入,中國不會是現在的中國,美國要引以爲鏡。

拜登政府雖強調跟中國大陸要在合作、競爭與對抗中維持雙方的關係,但實際上競爭與對抗多於合作,給了民進黨政府「反中倚美」的戰略空間。但在俄烏戰爭、以巴衝突兩場戰爭之後,美國是否有意願與能力應付第三場戰爭,應受關切,尤其哈瑪斯組織突襲以色列事件,顯示戰爭的爆發往往出乎意料,臺灣對此不能無感。

冷戰時期美國戰略專家就曾討論,美軍是否能夠同時應付一又二分之一場戰爭?也就是和蘇聯對抗的同時另打一場戰爭,當時很多專家就認爲很難,美國在越南戰場的失敗,應證了戰略專家的看法。

如今,美國應付俄烏戰爭已經很吃力,美國總統拜登於9月30日簽署一項國會通過的短期撥款法案,暫時避免聯邦政府關門的危機,但援助烏克蘭預算在共和黨堅持下遭到刪除,反映美國社會對這場久拖的戰爭愈來愈不耐煩。

俄烏戰爭打了超過一年半,美國政客已經厭煩,擔心拖垮美國財政,因而有急於結束之意。如今以色列與哈瑪斯衝突又起,儘管以色列應該足以應付哈瑪斯組織的攻擊,但是強烈反擊可能把戰火推向敘利亞、黎巴嫩,也可能給伊朗介入的理由,美國爲預防區域危機擴大,派遣了兩個航母戰鬥羣進入中東。中東這場衝突短時間內恐怕很難結束,美國會不會爲情勢所迫不得不介入衝突,這纔是美國所要憂慮之處。

臺灣要自保 需避免誤判

美國可能面臨俄烏與以巴兩場戰爭,臺灣不能好整以暇,認爲在美軍保護傘下,即使挑戰大陸的紅線也不會引爆戰事。國防部長邱國正表示,已成立專案小組,希望從巴勒斯坦激進組織哈瑪斯武裝分子對以色列的突襲事件中汲取教訓。臺灣能從以巴衝突中汲取什麼教訓?邱國正認爲,情報是防止戰爭的關鍵,有了情報就可以做預應,包括阻止戰爭發生。

這次以巴衝突的爆發,以色列情報工作失敗的教訓,確實值得探究並借鏡,但防範兩岸衝突的方法,不僅只在情報戰要成功,也不僅只在強化軍力,更重要在如何建立兩岸間的和平共識,民進黨政府卻一味追求臺獨、一味「去中國化」,兩岸互不往來,誤判的可能性越來越高,這纔是危機之所在。

儘管蔡英文政府已感受到危機,今年國慶演說中刻意強調和平的重要,並聲言和平是兩岸最大的公約數。可是在不接受九二共識下,大陸對蔡英文的和平訴求並不領情,國臺辦發言人的迴應是︰民進黨當局一邊空談和平、互動對話,一邊頑固堅持臺獨立場,拒不承認一箇中國原則和「九二共識」,兩面手法騙不了世人,搞「和平分裂」更是癡心妄想。

美中關係在俄烏戰爭與中東衝突干擾下,即使拜登、習近平有意避免衝突擴大,但樹欲靜而風不止,兩岸關係在民進黨執政之下不會變好,只會更壞。國際政治陷入不確定的風險,惡劣的兩岸關係讓臺灣不確定性的風險更高,臺灣要自保,需積極避免兩岸間因互不信任而造成的誤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