凃維穗、陳宜民》用血的教訓拉起防護網

第四節車廂順利拉出。(趙雙傑攝)

4月2日臺鐵太魯閣號408車次工程車滑落軌道,導致火車在花蓮清水隧道出軌,造成50人死亡的重大悲劇。這是臺鐵歷年來傷亡最嚴重的事故,負責邊坡防護工程的工地主任李義祥,已被確認是違法擔任工地主任一職,臺鐵確實有行政疏失。付出這麼多條人命的代價,臺鐵的交通安全管理必須深刻檢討,否則即使交通部長、臺鐵局長換人都沒有用。

107年普悠瑪事故發生後,108年4月2日立法院三讀通過國家運輸安全調查委員會(運安會組織法》,將飛安會改製爲運安會,但現在卻發生了更嚴重的太魯閣號事件,顯然政府近2年來在交通安全改善政策與維護消費者交安相關問題上並沒有多大績效。運安會109年10月19日發佈普悠瑪事故補強報告的改善策略究竟有無落實執行,臺鐵和交通部必須對社會有所交代。

根據臺鐵109年的統計,一般行車事故共58件,行車異常事件共572件。據時代力量主任林佳瑋臉書指出,截至110年爲止,臺鐵已發生至少3起跟工程施工,或是車廂調度有關的意外,其中,除了另外兩件未造成傷亡,110年2月23日,臺鐵臺東海端站進行道岔抽換工程,工人不慎遭電力維修車撞擊造成2命危、1受傷,顯示臺鐵在行車安全上不僅常發生大大小小的事故,且是持續地發生。

依據英國Dr.Reason於1990年提出的災難控制與風險管理的重要理論「瑞士起司理論」(Swiss Cheese Theory,又名「乳酪效應」),即指起司(災難)在發酵過程當中,很自然地會產生小孔洞,如果把許多片起司重疊在一起,正常情況下,每片起司的空洞位置不同光線透不過,但是在極小的機會下,每片的孔洞可能剛好連成一直線,就讓光線直透過去而造成災難的發生。因此,Dr. Reason將每一片起司當成不同階層對於風險管控的手段,簡而言之,只要當時任何一個環節有改善或有效處置,孔洞被遮蓋了,事故也就不會發生。

現階段太魯閣出軌事故調查結果與可能肇因仍在進行中,從源頭開始檢討,太魯閣號出軌意外應是由一連串事故鏈造成的,顯示臺鐵企業組織的文化,從高層到基層都沒有把安全作爲最高指導原則。

此次事故也凸顯臺鐵與施工廠商的安全意識、風險認知不足,安全管理制度鬆散,否則怎麼可能監造單位專案管理單位及臺鐵花蓮工務段三個單位都沒發現李義祥根本不能擔任工地主任?再說,臺鐵當時在做邊坡整治的工程,但假期間工程車爲何停在斜坡?廠商施工計劃的執行過程是否符合第一層SOP程序?臺鐵有無核準廠商施工交通維持計劃書?臺鐵相關人員有無在現場, 是否符合第二層督工SOP程序?這些疑點都必須在釐清後,向社會說明清楚。事故調查結果若不能透明,如何對得起死者及其家屬

近年來,民衆的消費意識已大幅提升,然而政府的風險管理能力卻難以符合消費者的期待。尤其臺鐵誤點連連、事故頻傳品牌形象這次更是跌到了谷底,對未來的營運是一大危機。

筆者建議政府應從臺鐵內部的行政倫理開始檢討,重新塑造「安全第一」的企業文化,建立「維護安全是臺鐵及鐵路運輸業者全體工作人員的責任願景」,並編列足夠的經費使用科技設備以加強風險管理,審慎檢討每一個環節的風險管理及督導機制,除了由上而下,也應增加橫向聯繫及由下而上的管道,全面拉起安全防護網。例如,臺鐵的司機及站務等第一線的工作人員如果發現有危害行車安全的問題,都可即時向上傳達,而且不會被吃案。

蔡政府更要記取這次血的教訓,真正落實臺鐵的改革,而不是一再以大內粉飾太平,否則臺鐵行的安全只會是一場幻影。(作者陳宜民爲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永續發展組召集人、凃維穗爲高級助理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