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見切肉買菜的聲音 李百文錄下菜市場裡的人情味

錄音師百文(左)到臺中福平市場,錄製賣豬肉老闆手工磨刀金屬聲音,爲時代留下記錄。(勤美文創提供)

自小在傳統市場長大的錄音師李百文,菜市場對她而言,不只是買賣東西地方,更多了人情味,她近期錄製市場裡吃麪、炸雞、打蛋、煮咖啡聲響,還有傳統市場裡肉販磨刀、魚販魚鱗收銀機開關聲、顧客店家議價等聲音,爲時代留下記錄。

李百文表示,由於從小家中在傳統市場賣水果,她對市場的聲音,特別有情感,她形容,那是有人情味的聲音,「如果你手上提的東西太多,可先寄放在熟悉的攤子,錢帶不夠,可以下次再給,老闆甚至會直接打折、去零頭,還有買菜送蔥、買蔥送豬肉,只要有交情,什麼都可以送,很多討價還價的議價空間,這些都是很有溫度的聲音。」

李百文觀察,除了叫賣聲、招呼聲,各攤販工作聲,更是傳統市場的特色聲音,「像是魚販刮魚鱗、賣豬肉老闆磨刀、賣雞肉老闆熟練地雞腿肉骨頭分離、削甘蔗等聲音,在機械作業出現後,都是越來越少有機會聽見的聲音,還有傳統磅秤、傳統收銀機的開關聲,雖然很微小,容易被忽略,卻是時代的記憶。」

記錄傳統市場,李百文同樣記錄現代化、位於室內區域的臺中第六市場,李百文表示,她錄製了炸雞、泡咖啡、煮麪川燙、打蛋、烤蛋糕等聲響,「聲音雖然看不見,但藉由聲音,聽見的人會有自己的想像力,能刺激味覺嗅覺,像是聞到香味,或是口中出現食物口感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