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母不再「聽嘸」! 外商駐臺幹部轉移信義、大安區

天母多高級住宅區,生活氣氛悠閒。(圖/記者陳建竹攝)

財經中心/綜合報導

臺灣高端租屋客層不少是外資企業外派高階主管,不過隨着信義商圈和商辦的崛起,過去受青睞的「天母」地區已不再是外商首選。臺灣房屋智庫發言人張旭分析,由於臺北101大樓南山大樓是外商選擇辦公地點的首選,因此外派來臺的高階主管,爲辦公方便,住宿區域多半集中在信義區或大安區眼尖的人可以發現,以前外國人常出沒的天母,如今已經沒那麼常看到了。

臺北士林區的「天母」,由於位於陽明山下,加上友邦大使館在該區域,以及外商高階主管進駐,不僅有「日本」和「美國」學校,因爲外國人多,說的話聽不懂(臺語:聽嘸),外界戲稱是「天母」的由來。

臺灣房屋智庫發言人張旭嵐表示,由於近年外商發展重點轉移中國大陸,以及信義商圈和商辦的崛起,加上舉家外派的外國主管減少,過去受青睞的「天母」地區對外商高階主管的吸引力下滑。

張旭嵐分析,由於臺北101大樓和今年才營運的南山大樓是外商選擇辦公地點的首選,因此外派來臺的高階主管,爲辦公方便,住宿區域多半已經集中在信義區或大安區。

張旭嵐表示,這兩區豪宅屋主原本不是以收租爲主要目的,主要是看長線增值空間,期待房市走揚後轉售賺利差,不過近年房價下修,乾脆轉變心態,發佈出租消息,除了間接尋找合適買家,也能借由租賃找到照顧房子的人。

張旭嵐說,大多豪宅屋主偏好租給外商高階幹部,因爲這些房客素質好,除了不用擔心房子被糟蹋,加上公司會代爲繳交房租,繳款穩定,是豪宅屋主眼中的好房客。

「天母」地名由來:

根據《維基百科》,臺灣日治時期1933年,中治稔郎在士林三角埔(今中山北路七段一九一巷一帶東方山坡地興建一座以奉祀天母爲主神的「天母神社」,創立「天母教」,宣稱天照大神天上聖母是同一個神的不同表現,類似天主教三位一體之概念,因此神社周邊的地方就被稱爲「天母」。

依據歷史學者林衡道的口述,天母一名由「天媽」而來,是日本人爲了順口雅正別創的。依據林萬傳先生於八十年代前期的調查,「天母」原是指今之中山北路七段頂,公車天母站、圓環一帶,即土名「番婆嶺腳」或「三角埔頂」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