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冷心血管患者增 心臟病、中風徵兆「手臂痛、嘴歪」快就醫

▲突然發生胸悶胸痛,要留意可能是急性心臟病發作。(圖/達志示意圖,下同)

記者趙於婷臺北報導

根據氣象局資料顯示,未來一週天氣冷颼颼,23日北部低溫約會降至11度,24日清晨持續低溫,西半部日夜溫差大。專家提醒,天氣一變冷血管疾病身體不適就診病人就會增加,要牢記心臟病和中風徵兆,尤其急性心臟病發生,可能會有「手臂疼痛、極度疲倦」等容易忽略的症狀,一定要緊急送醫才能把握黃金搶救期。

國健署指出,當溫度降低或氣溫驟降時,血管就會跟着收縮,容易造成血壓升高,增加心臟病及中風急性發作風險,尤其是心血管疾病患者年長長輩,不適合在天氣最冷的清早外出運動建議太陽出來氣溫回升,天氣暖了再出門。

另外,出門需穿着禦寒衣物,注意頭頸部四肢末端的保暖,最外層可選擇具有防溼與防風功能外套,儘可能選擇容易穿脫的衣物

而近期是年終尾牙聚餐時節,別因天冷而大吃大喝,挑選多蔬菜豆類白肉及少肥油菜色,並可請餐廳調整上菜順序,先享用蔬菜及水果,增加飽足感,減少大魚大肉攝取,高鹽的加工食品淺嘗即止,降低身體不必要的腸胃及三高失控等負擔,聚餐結束,外出返家時務必做好保暖措施,減少往返室內戶外間溫度驟變對心血管的影響

需特別注意的是,三高和心血管疾病患者,規律用藥監測血壓不能間斷,規律服藥纔能有效控制病情,天天量血壓做好血壓監測,才能減少天冷造成心血管的健康影響,若出現下列心臟病及中風徵兆,要立即就醫,爭取黃金搶救期。

▲突然單側手腳無力是明顯中風徵兆,要儘快就醫把握搶救期。

【心臟病徵兆】突然發生胸悶、胸痛、手臂疼痛、呼吸困難、噁心、極度疲倦、頭暈等症狀,很有可能就是心臟病急性發作。

【中風徵兆】牢記「臨微不亂」口訣,以辨別中風四步驟,把握急性中風搶救的黃金3小時。「臨」時手腳軟:單側手腳無力,或單側舉不起手腳 (ARM)。「微」笑也困難:臉部表情不對稱,或嘴角歪斜 (FACE)。講話「不」清楚:口齒不清或無法表達(SPEECH)。別「亂」快送醫:看到以上其中一種徵兆,立刻記下發作時間,通知119緊急送醫(TIME),減少罹患死亡及病後遺存功能障礙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