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早行動 存退休金第一步

臺灣人低估了退休金缺口以及使用期後,恐讓退休後生活捉襟見肘,導致民衆必須延後退休以及退休後再找工作第二春,理財專家表示,「提早行動」是存退休金準備的第一步,薪水不多的年輕人可以從先自提撥退休金6%作起,隨着薪水增加再額外提高自己投資金額

在2005年施行的「勞退新制」之中,僱主必須提撥最低6%的勞工薪資至勞工的專屬個人勞退帳戶外,勞工也能自行提撥薪資至戶頭中,最高可提撥6%。而且勞工自提退休金的薪資可享「遞延稅負」的兩種節稅效果,包括:一、這提撥部份可以自當年度「個人綜合所得總額」中全數扣除,當年度不計入薪資。二、退職所得再享退休金有定額免稅額─依照行政院財政部公告107年度綜合所得稅免稅額分期領取退職所得者,以107年度全年領取總額,減除78.1萬元後之餘額所得額

因此,自認爲沒有閒置資金再投資的民衆或者社會新鮮人可以先從自提6%薪資至退休金帳戶開始做起。

根據施羅德集團研究假設報酬率3%(扣除通膨),每月以月薪的15%作退休準備,40年不間斷,才能在退休後固定領取2/3的最終薪資。而以臺灣目前的勞退制度來看,就算提撥薪資12%(企業6%+自提6%)至個別帳戶,以目前不到2%的年利率,即使存40年也難達到世界銀行建議的所得替代率應達7成的目標,因此,等到薪資逐漸增加之後,必須再自己找投資標的存退休金準備。

民衆在作退休金準備時,除了要有足夠的資金之外,最難的部份是「如何挑選投資標的」。聯博多元資產團隊投資長 丹尼爾‧洛伊(Daniel Loewy)表示,比起追求報酬,更應重視波動管理。因爲市場波動有時相當不理性且劇烈,以致於影響投資人的長期投資計劃,當市場過於風平浪靜,又可能會讓投資人忘卻風險,導致配置過多風險性資產。

富蘭克林華美投信表示,退休金資產成長是全球趨勢,如果民衆不知如何挑選標的以及怎麼作股債配置,目標日期基金(Target Date Fund,TDF)是值得參考的投資標的,因爲目標日期基金的基金經理人會主動控制風險以及隨時間市場趨勢作股債調整以及投資標配置。